诗词

标题: 读吴达如《戏迷画话》 [打印本页]

作者: djunshu    时间: 2010-8-29 16:25
标题: 读吴达如《戏迷画话》
读吴达如《戏迷画话》
    达如兄真是个闲不住的人,虽年过七旬,去年因冠心病还住了一次医院,但依然精力充沛,兴趣不减当年。近日收到他从深圳寄来的一册《戏迷画话》。此书筹划中,我有幸看过其原稿,觉得构思巧妙,寓意颇深,很有趣味。想不到,短短数月,又正值苦夏酷暑,这本色彩丰富,图文并茂的画册竟已正式出炉。

    全书以京剧戏文人物为主,情节埸景上加以提炼,用类似速写、漫画的形式泼墨作画,并配以自撰的短文和诗词曲赋,将人物的身段眼神、一招一式的程式化表演,夸张、简约地跃然于纸上,仿佛动感中充满声韵。让我这位京剧外行似乎也过了一回“戏瘾”,得到了一回无以名状的审美享受。

    达如兄,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文史哲理,样样涉猎。他从事过地方史志研究,关心紫砂文化,好书法、篆刻,拉京胡迷京戏,著述颇丰……爱钻研、好琢磨,有点无师自通。我戏称吴达如兄是一位兴趣广泛,聪明过人,并带有童心的杂家,才子。

    达如兄自小迷上京戏,小时候尝试过用蛇皮蒙在竹筒上制作过京胡……吹拉弹唱,自娱自乐,几十年如一日。他关注京剧,结交过不少名家角儿,如为这本“画话”亲笔题词“戏迷画家真好”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谭富英的弟子、马连良义子的马长礼先生;荀派传人、著名京剧旦角、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孙毓敏院长等。他自已甚至在专业剧团的乐队里还操琴、客串过。退休后客居深圳,还成了当地京剧票友中的一位“星级”老人,称其“戏迷”完全名实相副。

    我以为达如兄的这本“戏迷画话”是他热爱京剧艺术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前几年,多方人士大力呼吁“振兴京剧”,“抢救国粹”,还提出过“音配像”的口号。受达如兄这一行动的启示,我倒以为“戏画”也不失为是一种弘扬和普及京剧艺术的方法之一。收到书后,我曾在电话中对达如兄说:你为京剧文化做了一件好事情,可称之为“画配戏”……

     当然以戏曲人物入画,并非达如兄的首创,国内已故著名画家关良、高马得都曾以传统的中国画形式描绘过戏曲人物,在画界留下过深远的影响。达如兄的画作显然也受到过这二位大家前辈的熏陶和启发,其笔墨简练洒脱,形象生动传神,但不同的是达如兄的构图、色彩、意韵更为天真、坦率、淡定和自由。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不跟着他们的路子走,也不拾人牙慧,依瓢画葫芦,而是画我心中的人物……这些人物画他们都姓吴,都是我的灵魂与心血所创造出来的。”

    从全书开头的生、旦、净、丑四幅头像“特写”到后文84出戏文人物的构图、着色无不如此。更为匠心独具的是每幅“戏画”配有“戏话”,其中对该出戏的情节、场景、服饰、道具、唱腔、音乐甚至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多有繁简不同的点评,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达如兄作为一个戏迷,画戏看人生,话戏观社会,读戏找乐趣,从大美中感悟历史文化,感悟人生,不拘一格,率性所为,令我感佩!     

祝贺《戏迷画话》出版!未了,凑成《七绝》一首:“一览名伶寸册中,舞台上下两相通。我看佳卷凌云话,丹青纵横戏外功。”以谢达如兄赠书。

                            白发老翁  2010829日星期日


作者: 墨韵    时间: 2010-8-29 20:56
敬佩!祝贺!
作者: djunshu    时间: 2010-8-30 17:52
多谢墨韵!问好!白发老翁
作者: 菲怡    时间: 2010-8-31 09:44
努力就会成功~我也相信~祝贺~问好老伯~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10-9-1 01:47
幸事!
《戏迷画话》怕是没眼福了。。这首七绝很欣赏。。。
作者: djunshu    时间: 2010-9-2 22:53
多谢菲怡!白发老翁
作者: djunshu    时间: 2010-9-2 22:57
::: 在 春逝空 的贴子提到 :::
幸事!
《戏迷画话》怕是没眼福了。。这首七绝很欣赏。。。
有机会我可向吴先生要一本寄你。请告诉我具体通讯地址!谢春逝空先生雅赏绌诗!白发老翁迟复了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10-9-7 20:22
::: 在 djunshu 的贴子提到 :::

有机会我可向吴先生要一本寄你。请告诉我具体通讯地址!谢春逝空先生雅赏绌诗!白发老翁迟复了
我感觉我的鼻涕泡都已经美出来啦。。。:|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