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老槐与我爱秋光
[打印本页]
作者:
刘菲律师
时间:
2010-8-14 09:51
标题:
老槐与我爱秋光
金风一吹秋转凉,
窗口忽传槐花香。
百花均喜春日开,
老槐与我爱秋光。
作者:
秋痕有泪
时间:
2010-8-14 10:23
秋风金缕好闲凉,
不拟春酲莫愁觞。
槐底旋香痴里舞,
莫停且醉睡夕阳。
作者:
刘菲律师
时间:
2010-8-14 11:25
谢赏和,好绝妙,欣赏。
作者:
诗落九天
时间:
2010-8-14 12:57
欣赏问好
秋意绵绵心自伤,不如春景好阳光。
千花争摇离还娇,怎接严冬与飞霜。
作者:
刘菲律师
时间:
2010-8-14 14:19
谢九天兄雅和,欣赏好诗,问好。
作者:
阿宫恒炳
时间:
2010-8-14 21:01
欣赏好诗,问候刘律师!
作者:
刘菲律师
时间:
2010-8-15 08:12
谢恒炳君雅赏,问好。。。。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8-15 13:22
::: 在 刘菲律师 的贴子提到 :::
金风一吹秋转凉,
窗口忽飘槐花香。
百花均喜春日开,
老槐与我爱秋光。
老槐句有味儿,但感觉全局铺陈还欠一点起伏感,另外韵宜酌。诗应多读慎写,有感速写,无心则不写。
近体诗对于初学者无外乎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韵”,一个是“法”。相比而言,“韵”是规则,有规矩可循,方式也就那么几种,稍加用心十分迅速既可以掌握;而“法”不是规则,是个人的知识、感情、阅历乃至思想境界的综合反映,这个是无规矩可循的,也是永无止境的。对于这个我想和律师以及其他诗友聊聊我对这两个题外的形象理解:
韵的问题,好比小孩子学游泳。我从小在河边长大,见了水那种高兴和跃跃欲试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和初碰诗词的朋友心情是一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呛水开始渐渐地学会了游泳,游的还不慢。但是没有人教我什么姿势正确,我只凭自己的感觉,这么舒服怎么来怎么快怎么来。上大学后体育课开始分班,因为我游的很快就分到了小班(快班),但是老师看了我的表演后连连摇头,自由泳腿上是狗刨的动作。于是他手把手的教我,但是我动作一标准身子就往下沉呛水,对于已经在水里十分得心应手的我来说我自然不愿意像新手一样喝老汤,他不在我该怎么游还怎么游,最后索性他也不管我。习惯一旦形成改太难,至今也是如此,我会水,但不会游泳。我在池塘里扑腾几下孩子们立刻羡慕无比,但我知道自己不能去参加比赛,等不了大雅之堂。快也是相对的快,到了一定的程度方法不对就无法再提高了。
诗的“法”太复杂,包括立意、炼句、铺陈、结转、境界等等,我也是初学者这个命题我说不了。但其中的结构倒是可以说说,以绝句为例,我个人的感觉是好比作射箭,起承转合四句正好对应着“持弓”、“扣弦”、“张弓”、“放箭”四个动作。起像持弓,可以持重弓也可以看似无心的随意捏拿,这句不是重点但是需要表明你是准备射箭而不是在钓鱼,一般无非是时间、地点、人物、景色、事件等等。第二句“承”是顺接的意思,可以继续强化第一句的内容,但不妨暴露一点目标(诗意)。第三句“转”十分重要,这句是在张弓,要十分用力要有指向。好的作品这句可以充分施展技巧,看似不经意间起承自然,七个字忽然一转,仿佛转身一箭,令人猝不及防,极尽洞穿之能。第四句的功夫则在箭簇上,就是语言的锋利和深远,但力量还在前一句。有了前一句后面的箭不发也得发了,顺畅自然使然。所以绝句“转”最难。
几首小诗与君共同学习: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裘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溅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者:
刘菲律师
时间:
2010-8-15 18:11
非常感念斑竹白衣客悉心赐教,定当多学多练,不断提高。敬茶。敬茶。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