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随风而逝的记忆】往事越千年 [打印本页]

作者: 幽冥隐士    时间: 2010-5-8 21:04
标题: 【随风而逝的记忆】往事越千年
       记忆中那是高二时的五月,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和一众同学相约攀登位于市郊的功臣山。
    山之成名,是因矗立于山巅的一座石塔——功臣塔,北宋时为纪念武肃王钱鏐而兴建于功臣山顶,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永远如一柄参天之剑般直插云霄的临安市标。
    我们一路上游目骋怀,谈笑风生,不觉已到半山腰,见有一座亭子,便过去稍事休憩。亭子依山势而建,古朴雄健,傲视山外。然而最醒目的当属亭子中间立着的一块巨大石碑,高约两米,宽约一米,上面密密麻麻镌刻着许多文字,虽然饱经风尘,字迹依然清晰可见。我们都不禁凑过去看上面的内容,楷书繁体的文言文并不好认,原来碑上大致记载功臣塔的建成年代、目的以及一些歌功颂德的文字,落款是后梁贞明年间。正当同学们读到“后梁”而互相讨论之时,忽然背后传来一个沧桑的声音:“你们知道后梁的第一个皇帝是谁吗?”我们纷纷朝着声音来源看去,从石碑后面走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看来约有七十来岁,微微伛偻着背,刚才的问题就是他所问。见同学们面面相觑,我只好出来解围:“是朱温。”想不到老人竟显得非常高兴,一面走过来拍拍我的肩,一面操着浓重的乡音念叨着:“对!对!太好了!太好了!”
    我有些不知所以,老人紧接着又问我:“那朱温之后是谁做了皇帝?”
    我回答:“朱友贞。”
    “那后梁灭了是谁当了皇帝?”
    “是李存勖吧?”
    ……
    就这样,老人连珠弹似的问了我好几个有关五代的问题,虽然他夹杂着大量土话的句子令我不太适应,我还是勉力为之,直至最后终于被难倒了。
    老人显得既激动又不无沉重,像所有其他的老者一样,握住了我的手,感慨万千地说:“我在这里干了十多年了,你是第一个能答上这么多问题的人,太好了!太好了!”说实话当时我的心里颇感意外,因为这些问题于我而言说不上有什么冷僻的,但我不曾料到,他们曾经难倒了一批又一批来到功臣山的游人。于是我们一行人坐在石碑周围,和老人聊了起来。从老人的话中我们得知,他本是临安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员,退休以后选择到功臣山上做一名义务管理员。在谈话中他一直在感慨,现在的人,懂历史的太少了,知道五代的更是几乎没有。其实我又何曾了解这段混乱的历史呢,无非一些肤浅的历史常识罢了。也许正是从那个时候起,我的心中出现了一个莫名的冲动,我要去好好了解我们祖国的历史,并且将它发扬光大,永远不被遗忘。
    告别了老人,登上了山巅,仰望着屹立千年的功臣塔,俯视着欣欣向荣的热土大地,一股沧桑感不由得涌上心头。此时此刻,这座岩石凿成的五层中空石塔,不再是一座地理坐标,而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华夏千年兴废的亲历者,中国文明逐渐流失的痛心者。
    那山,那人,那座塔,将永远融为一体!

后记:从那以后我再也无缘重临功臣山,进入大学以后,更是举家迁离临安,功臣山的记忆似乎将被永远封存,直至某一天,偶然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五代史解读》,曾经的记忆再度涌上心头,我立刻借下这本书,细细读完,这个兵荒马乱,战火频仍的时代才完整展现在我眼前。感谢那位沧桑又不失矍铄的老人,他日我重回故地,希望还能聆听您的教诲。
作者: amonk    时间: 2010-5-9 01:23
历史,已经被某些地方政府当做乱兴土木的由头了---------------
作者: 墨韵    时间: 2010-5-9 21:32
历史课,睡觉了!
作者: 飞言走笔    时间: 2010-5-10 23:59
历史课,老师抛开课本,把历史当故事来讲,所以,常听得津津有味。
作者: hunterraan    时间: 2010-5-13 12:04
^_^
作者: 怂哥    时间: 2010-5-16 14:06

作者: 幽幽灵枫儿    时间: 2010-5-16 20:46
途中的一次相遇,点醒了记忆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