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一面之词”第一期:万古刀《观电影〈巴黎圣母院〉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雨霁轻尘    时间: 2010-3-15 08:47
标题: “一面之词”第一期:万古刀《观电影〈巴黎圣母院〉有感》
“一面之词”第一期:万古刀《观电影〈巴黎圣母院〉有感》

[blue]观电影《巴黎圣母院》有感

这钟声
惊起了一阵悲凉,
这尘埃
席卷了一片飞扬。
那远去的欢歌啊!
掩埋了
那玫瑰的芬芳。
虽然,我奇丑无比
―――但,我愿永远地守望:
守望你的绽嫣,
你的馨香
还有
那随风而逝的情殇。[/blue]

刀刀乃侠士风范,这第一期冲锋陷阵的事情,就请承担下来吧,勿怪哦~~~呵呵~~~:8)

作者: 雨霁轻尘    时间: 2010-3-15 08:49
版主及版副点评,不参加金币评选,轻尘带了几块破砖头来了,刀刀侠士顶着,千万别趴下哦,嘻嘻~~~

1.小诗读来朗朗上口,看似没分段,其实在每个小节末尾都有韵脚,因此层次很清晰。
2.诗虽然短小,但作者的想法基本表达出来,刀刀不愧是写韵律诗的好手,这篇现代诗也有起句、承接、转折、结句的规则,尤其喜欢它的转承和结句,即:“虽然,我奇丑无比/―――但,我愿永远地守望:/守望你的绽嫣,/你的馨香/还有/那随风而逝的情殇。”结句处言犹未尽,耐人寻味。“绽嫣”、“馨香”、“情殇”是一种层层递进,直达小诗精髓处~~
3.如果要说什么缺点,总觉得在炼词造句上,这首小诗还可更加意象,比如:“这尘埃/席卷了一片飞扬。”貌似还可再酌,轻尘一时想不出更好的代替,权作感受提出。

轻尘才疏,全凭感觉瞎评,千万别笑话哦~~
作者: 万古刀    时间: 2010-3-15 11:16
“这尘埃/席卷了一片飞扬。”貌似还可再酌
其实,这一句我也不满意,谢赐教,受益匪浅,万分感谢![em:38]
作者: 琴弦音    时间: 2010-3-15 19:31
::: 在 雨霁轻尘 的贴子提到 :::
“一面之词”第一期:万古刀《观电影〈巴黎圣母院〉有感》

这尘埃
席卷了一片飞扬。
是描绘击钟的时候
沾在钟上的尘埃开始飞扬
暗喻
自己的心也开始有别样的心思
激昂飞扬
作者: 琴弦音    时间: 2010-3-15 19:39
这首属于抒情诗 呵呵
作者: 琴弦音    时间: 2010-3-15 19:45
这尘埃
席卷了一片飞扬。
这尘埃应该是指心事
作者: 琴弦音    时间: 2010-3-15 19:47
支持雨霁轻尘的评论 也希望大家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作者: 空海潮回    时间: 2010-3-18 20:37
這個~~~
我就斗膽發兩句言了,大家不要笑我

感覺整首詩把敲鐘人的感情寫出來了
但是我感覺可以再加強一下結尾
抒情的意味能更加的出色

實在是不在行啊,刀刀不要記恨我~~~~~
作者: 雨霁轻尘    时间: 2010-3-18 20:56
::: 在 空海潮回 的贴子提到 :::
這個~~~
我就斗膽發兩句言了,大家不要笑我

感覺整首詩把敲鐘人的感情寫出來了
但是我感覺可以再加強一下結尾
抒情的意味能更加的出色

實在是不在行啊,刀刀不要記恨我~~~~~
非常高兴兄弟来支持,怎么会笑呢,说的很好呢,每个人的一家之言,合在一起,便是集体的力量,相信大家会越来越提高的!为兄弟的勇气鼓掌!!好样的!!!
作者: 万古刀    时间: 2010-3-19 10:39
::: 在 空海潮回 的贴子提到 :::
這個~~~
我就斗膽發兩句言了,大家不要笑我

感覺整首詩把敲鐘人的感情寫出來了
但是我感覺可以再加強一下結尾
抒情的意味能更加的出色

實在是不在行啊,刀刀不要記恨我~~~~~
怎么会记恨呢?高兴还来不及呢。说得不错,欣赏的本身就是一种审美,而审美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美的再创造的过程。您说呢?
作者: 万古刀    时间: 2010-3-19 10:40
::: 在 琴弦音 的贴子提到 :::

是描绘击钟的时候
沾在钟上的尘埃开始飞扬
暗喻
自己的心也开始有别样的心思
激昂飞扬
写的时候的确有这种想法。因为电影在结束时就是一阵扬沙的场景。
作者: 海边拾贝壳    时间: 2010-3-19 17:06
读来朗朗上口,意象运用很好。
作者: 幽冥隐士    时间: 2010-3-19 20:38
写得很抒情,感觉挺美的,可惜我没看过这个电影,对小说本身也了解的比较粗略,也说不出什么有见地的。。。
作者: 雨霁轻尘    时间: 2010-3-19 21:00
谢贝壳、隐士支持!
轻尘的小愿望——大家能相互学习,从中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不必有任何顾忌,畅所欲言就很好了~~
作者: 邪魔老奴    时间: 2010-3-19 21:33
提起巴黎,顿时让人想到“浪漫之都”这个代名词,她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地方,而巴黎圣母院又是多么的庄严,神圣。此诗节奏感强,给人深沉,悲凉之感,但也充斥着浪漫的气息。
浅见,浅见
作者: amonk    时间: 2010-3-21 18:21
::: 在 雨霁轻尘 的贴子提到 :::
观电影《巴黎圣母院》有感

这钟声
惊起了一阵悲凉,
起句不错,很有韵味
这尘埃
席卷了一片飞扬。
我虽然没有看过电影,但小时候听过广播,感觉既温馨又悲哀,还有愤慨,但是没有飞扬的意味,我的意见改为:
这尘埃
飞扬起浓浓的感伤
那远去的欢歌啊!
掩埋了
那玫瑰的芬芳。
去掉“欢”和“啊”,则沉着一些,与整首诗的意境相符;“那”字重复多余。我的意见改为:
歌声远去
丢下玫瑰的芬芳。
虽然,我奇丑无比
―――但,我愿永远地守望:
守望你的绽嫣,
你的馨香
还有
那随风而逝的情殇。
后段过于直白,缺少深度。“绽嫣”“馨香”这类华丽词藻也与诗意不符,“情殇”泛滥成灾。我来个狗尾换上,不知合不合适:
丑陋的影子
在贞洁的幕布上
一遍一遍地守望。
作者: 雨霁轻尘    时间: 2010-3-22 08:11
谢老A、邪魔支持!
老A这种评法,是最让人明了的,跟着受益~~~多谢大师~~
作者: 万古刀    时间: 2010-3-22 10:06
::: 在 amonk 的贴子提到 :::
起句不错,很有韵味
我虽然没有看过电影,但小时候听过广播,感觉既温馨又悲哀,还有愤慨,但是没有飞扬的意味,我的意见改为:
这尘埃
飞扬起浓浓的感伤
去掉“欢”和“啊”,则沉着一些,与整首诗的意境相符;“那”字重复多余。我的意见改为:
歌声远去
丢下玫瑰的芬芳。
后段过于直白,缺少深度。“绽嫣”“馨香”这类华丽词藻也与诗意不符,“情殇”泛滥成灾。我来个狗尾换上,不...
丑陋的影子
在贞洁的幕布上
一遍一遍地守望。
谢赐教
作者: 涔北村人    时间: 2010-3-22 15:37
::: 在 amonk 的贴子提到 :::
起句不错,很有韵味
我虽然没有看过电影,但小时候听过广播,感觉既温馨又悲哀,还有愤慨,但是没有飞扬的意味,我的意见改为:
这尘埃
飞扬起浓浓的感伤
去掉“欢”和“啊”,则沉着一些,与整首诗的意境相符;“那”字重复多余。我的意见改为:
歌声远去
丢下玫瑰的芬芳。
后段过于直白,缺少深度。“绽嫣”“馨香”这类华丽词藻也与诗意不符,“情殇”泛滥成灾。我来个狗尾换上,不...
丑陋的影子
在贞洁的幕布上
一遍一遍地守望。
僧兄品评于我,心有戚戚焉.尤其华丽词藻,当是的语.刀兄也许有其他意见?说来听听喔?
作者: 涔北村人    时间: 2010-3-22 15:44
这钟声
惊起了一阵悲凉,
这尘埃
席卷了一片飞扬。
那远去的欢歌啊!
掩埋了
那玫瑰的芬芳。
虽然,我奇丑无比
―――但,我愿永远地守望:
守望你的绽嫣,
你的馨香
还有
那随风而逝的情殇。

现代派的句子修辞在这类有明确叶韵的诗行中尽量不用,总是有点怪异.明白的语言应在明白的语境中,掺些现代派造词便坏整体协调,刀兄以为然否?
作者: 雨霁轻尘    时间: 2010-3-24 11:27
多谢村人支持,果然非同凡响~~
作者: 万古刀    时间: 2010-3-24 11:37
::: 在 涔北村人 的贴子提到 :::
这钟声
惊起了一阵悲凉,
这尘埃
席卷了一片飞扬。
那远去的欢歌啊!
掩埋了
那玫瑰的芬芳。
虽然,我奇丑无比
―――但,我愿永远地守望:
守望你的绽嫣,
你的馨香
还有
那随风而逝的情殇。

现代派的句子修辞在这类有明确叶韵的诗行中尽量不用,总是有点怪异.明白的语言应在明白的语境中,掺些现代...
哈哈,谢赐教。予以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样的使用不是我的独创,在现代诗歌作品中有许多范例,兄可自查之。
作者: 万古刀    时间: 2010-3-24 11:41
::: 在 涔北村人 的贴子提到 :::

僧兄品评于我,心有戚戚焉.尤其华丽词藻,当是的语.刀兄也许有其他意见?说来听听喔?
诗言志,其实这首诗是我真实情感的流露,只不过借电影之题而发挥之。至于创造初衷实难言表,因一己之私隐尔。
作者: 海边拾贝壳    时间: 2010-3-24 12:45
::: 在 amonk 的贴子提到 :::
起句不错,很有韵味
同感。
这尘埃
飞扬起浓浓的感伤
用词更准确,更有感伤的味道,改得不错。
去掉“欢”和“啊”,则沉着一些,与整首诗的意境相符;“那”字重复多余。我的意见改为:
歌声远去
丢下玫瑰的芬芳。
我认为“欢”和“啊”可以不去掉,“那”字可以去掉。刀刀的原句更朗朗上口,而改后读来不是很顺口,有点生硬。
后段过于直白,缺少深度。“绽嫣”“馨香”这类华丽词藻也与诗意不符,“情殇”泛滥成灾。我来个狗尾换上,不...
丑陋的影子
在贞洁的幕布上
一遍一遍地守望。
“后段过于直白,缺少深度。”有同感,A兄换上的既有守望的凄凉,也更有深度,但与前面衔接起来感觉还是有些生硬。“丑陋的影子”这里还加点什么柔和一下。改成“那些丑陋的影子啊”看好不好。
我没看那电影,评这诗只是从诗的表面和电影的名字以及诗中感受到的凄凉来评。评得不好也不要怪哈。
作者: 墨韵    时间: 2010-3-24 13:34
坐阵观望。
作者: 万古刀    时间: 2010-3-24 13:43
::: 在 海边拾贝壳 的贴子提到 :::
同感。
用词更准确,更有感伤的味道,改得不错。
我认为“欢”和“啊”可以不去掉,“那”字可以去掉。刀刀的原句更朗朗上口,而改后读来不是很顺口,有点生硬。
“后段过于直白,缺少深度。”有同感,A兄换上的既有守望的凄凉,也更有深度,但与前面衔接起来感觉还是有...
我没看那电影,评这诗只是从诗的表面和电影的名字以及诗中感受到的凄凉来评。评得不好也不要怪哈。
谢贝壳点评,但希望您看完电影后在评,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强调一点,看的是电影不是小说,更不是广播剧。另外,在对诗歌作品的审美评论时,应首先对作者的个人经历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惟此前提之下才能更客观的掌握作品的思想感情,这是审美的一般规律。离此原则必是妄评。[em:38]
作者: 海边拾贝壳    时间: 2010-3-24 14:01
看来我是在妄评了。
快溜……
作者: 万古刀    时间: 2010-3-24 14:01
碧海苍茫何处寂?
风和月映万波澜。
无心觅境千般景,
回首流云散作烟。
作者: 万古刀    时间: 2010-3-24 14:16
::: 在 海边拾贝壳 的贴子提到 :::
看来我是在妄评了。
快溜……
哈哈,误会了。我只是想借此与大家更深入的探讨“诗歌之美”。敬请贝壳继续,哈哈。最好我们有个正方与反方两大阵营。来个大论辩。哈哈,敬请贝壳入场。
作者: 雨霁轻尘    时间: 2010-3-24 14:20
支持正反方辩论!轻尘给各位上茶~~~开心~~~
作者: 海边拾贝壳    时间: 2010-3-24 14:22
::: 在 万古刀 的贴子提到 :::
哈哈,误会了。我只是想借此与大家更深入的探讨“诗歌之美”。敬请贝壳继续,哈哈。最好我们有个正方与反...
哈哈,没事。我是没看电影跟着感觉在走,你不怪我乱说就好。
作者: 雨霁轻尘    时间: 2010-3-24 14:24
“诗歌之美”——好论题!
正方反方开始报名了,
两方代表:
甲方:贝壳
已方:刀刀
各报论点,进行辩论,所有朋友都可加入任何一方,最终看辩论结果

开始报名中~~~~呵呵~~~~~
作者: 海边拾贝壳    时间: 2010-3-24 14:28
::: 在 雨霁轻尘 的贴子提到 :::
“诗歌之美”——好论题!
正方反方开始报名了,
两方代表:
甲方:贝壳
已方:刀刀
各报论点,进行辩论,所有朋友都可加入任何一方,最终看辩论结果

开始报名中~~~~呵呵~~~~~
不要吧。我要说的都说了呢。
作者: 万古刀    时间: 2010-3-24 14:43
正方观点:诗歌是文化的先河。在古代以不合乐者为诗,以合乐者为歌。故《毛诗序》中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可见,诗歌创造的先决条件就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若无此真情,诗必乏味。正是拥有了这份真情,才能更好的感染读者,从而引起读者在情感上的共鸣。这就是美的创造与美的欣赏的过程。我们看到,在创造美的时,我们必须拥有真情的抒发,而在审美的过程中同样也必须怀有真情来欣赏,即在作品中寻觅着曾经逝去的那份真情。唯此作者的诗才能拨动读者的心弦,于是就产生了美。因此,审美必须在对作者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进行的。
----------------------
敬请反方接招!

霜天虎踞潜飞龙,
云淡风扬竞击空。
小筑茶馨闲煮酒,
惟凭诗剑论英雄。
作者: 万古刀    时间: 2010-3-24 15:04
::: 在 海边拾贝壳 的贴子提到 :::
不要吧。我要说的都说了呢。
哈哈,一个下岗工人能有多点墨水?你怕啥嘛,一场论战而已
作者: 雨霁轻尘    时间: 2010-3-24 17:45
会欣赏诗歌之美,首先有具备美学的修养,培养美的概念,培养一种审美的心态。——这是说的欣赏者。

具备了这个能力之后,才能去欣赏有美感的诗。重要的包括诗歌的的意象之美。关于意象之美,比较迷人的有“无理而妙”的意象、远距离暗喻的意象……其实理论怎么说都似乎有点空,真正写出好诗,轻尘以为,首先还是要有诗人的优雅、寂寞与清高……然后呢~~~

貌似有点跑远,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啊,回头想起啥,再来说,呵呵~~~~~~
作者: amonk    时间: 2010-3-25 12:21
然后呢,因为优雅,所以要摇扇子;因为寂寞,所以要瘦瘦的;因为清高,所以要戴方巾--------------------------
作者: 雨霁轻尘    时间: 2010-3-25 13:36
::: 在 amonk 的贴子提到 :::
然后呢,因为优雅,所以要摇扇子;因为寂寞,所以要瘦瘦的;因为清高,所以要戴方巾-------------------
因为优雅,所以要摇扇子;因为寂寞,所以要瘦瘦的;
因为清高,所以要披袈裟~~~~貌似那谁的自画像?!
作者: 麸子    时间: 2010-3-27 22:15
没看过这部电影,不好作评
感觉和尚评的有一定道理,只是改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啊
作者: 雨霁轻尘    时间: 2010-4-3 13:08
有请本期作者——刀刀评出“最佳评论者”,本版将给予一些象征性的奖励。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