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点评《孔子》 [打印本页]

作者: 凤翎君    时间: 2009-12-31 18:21
标题: 点评《孔子》
前言:是为理想孤独一生,还是在滚滚红尘中舍弃自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艰难的选择。影片《孔子》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作为一个观众,你可以有自己的答案,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可问题是你也准备好了向人生挑战吗?
故事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孔子,这位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伟大奠基人,在国学逐步复兴的当代正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关注。而由国学引发出的种种话题与人们对孔子越来越多的讨论,无疑又为影片提供了免费的宣传。所以影片《孔子》不仅是应运而生也是应时而生。可以毫不夸张的认为仅凭当前的国学热以及影帝发哥的古装扮相就应该让无数的影迷们感到值回票价了。
影片怀着对经典致敬的态度,真实的再现了孔子既可以说颠沛流离又可以说锲而不舍的一生,孔子之所以处处碰壁与他所处的生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孔子出生在鲁国,由于是周公封地,鲁国自然保留了最完整的周制。孔子之所以一生以复周礼为奋斗的目标,这一点是不能不予以考虑的。在春秋末期,国与国之间杀伐不断,连国君都朝不保夕,更何况无权无势的普通百姓?如何让天下重归与治,如何救民于水火,自然也成了当时很多知识分子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不可能奢望那个时代的孔子能以历史的眼光发现礼崩乐坏的根本而去扭转整个时代,我们只要看到他已经以自己的理解做出行动也就足够了。敢坚持自己的理想,屡遭碰壁却依旧本色不改,这种屡败屡战的精神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然而圣人也是人,也有人所具有的一切七情六欲,既然有七情六欲就难免会让人迷失其中,不知所措。而这一点在子见南子的一幕上表现的最为明确,作为一位国君的夫人,南子自然有着闭月羞花之色,沉鱼落雁之姿,其风情万种,千娇百媚的程度恐不在扮演者周迅之下,面对这种极大的诱惑,孔子自然难免有些动摇。剧中有一句台词很好,南子问孔子:“你不是常说仁者爱人吗,这里的人是不是也包括我这样声名狼藉的女人呢?”这句话细品起来是非常有杀伤力,回答是与不是都会让孔子自相矛盾,如果回答爱,有可能被认为与这个女子有染,如果回答不爱,那岂不是说堂堂南子夫人连人都不是了吗?矛盾加上诱惑确实可能让人心智动摇,根据扮演孔子的周润发戏后回忆,当时的确被扮演南子的周迅电的很厉害,可想而知真实情况下孔子的窘境只能更甚之了。比起片中规模宏大的齐鲁之战有模仿国外史诗巨片,堕三都与鲁公比箭有功夫片噱头之嫌,只有这一幕周润发与周迅的对手戏 “子见南子”可谓经典,真正体现出了主角的闪光之处,因为这一段剧情第一次站在了人,而非圣人的角度,诠释了孔子,这种角度的演绎即使是以浩如烟海著称的历史题材影片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诚然作为一部以历史为主题的影片,导演不想以孔子的感情戏作为主线,片中表现更多的是孔子的心酸与无奈,作为鲁国的大臣不能匡扶国君,作为卫国的客卿不仅不被重用还被传出与夫人南子关系暧昧,空有一腔安天下的热血本领却无处施展,确实可悲又可叹,难怪孔子会叹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影片的最后以孔子的含恨而终收场,当观众看到孔子临终前滚下的泪珠时相信多少也会感同深受吧。
事实上导演选择周润发扮演孔子是合适的,这也是影片的亮点之一,据史籍记载,青年时期的孔子,身高一米八九左右可以双手拉开城门,速度快的可以捉住奔跑中的兔子。可见孔子并非人们所想的那样文弱无力,其非凡的气质与勇力与曾在《上海滩》、《英雄本色》中有过出色表演的周润发还是有不少相似的。转身亲切的微笑、登临高处胸怀苍生的大气、“堕三都”的坚毅、与妻子的挚爱、与众弟子相伴时的慈祥亲和,展现出一个丰满、真实、的“圣人”风采。影片的另一个亮点就是扮演南子的周迅了,倒不是说她娇媚动人,颇能电人,而是她真正演活了历史上的南子这位表面光彩照人实则内心十分空虚的卫国宠姬,当她轻声细语又不失雍容华贵的轻轻对你说我很开放你会爱我吗的时候,能经受的起此番诱惑的现代人能有多少呢?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0-1-1 14:33
抛开影片不谈,还真实孔子,确是心底呼声!
不仅不会有损圣人形象,反而更能让人从孔子身上学习到什么~~~~
作者: 凤翎君    时间: 2010-1-1 17:09
不知作为一篇影评是否合格
作者: 涔北村人    时间: 2010-1-1 17:32
孔子见南子后有跟子路信誓旦旦"天厌之天厌之"吗?早知道不会放过他老人家的绯闻,符合所谓现代诠释嘛,总是浮浅的吗?或者深刻?"
"招摇过市"总是孔子丑事啊
作者: 潇瀛    时间: 2010-1-6 23:18
仁者爱人,此爱非彼爱。孔子若想要权利,说句实在话,当真是唾手可得。他之所以被称之为圣人,就是在于他的学问——自身修养与经历。他一生寂寞,但的确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得其乐的。这也就是圣人和寻常人的差别之所在。电影,还是浅了。
作者: 潇瀛    时间: 2010-1-7 00:06
::: 在 凤翎君 的贴子提到 :::
不知作为一篇影评是否合格
还不错了!就是电影总是很难反应出这类人物的真髓。很难很难!因为我们至今为止,都在研究着孔子,事物在所有人眼中都有其不同特点,看待孔子,我们也不能完全按照史书上记载的去搬。研究他的生平,研究他的著作,要有自己的看法、。在将近一千年以来,多数读书人研究孔子的《论语》大多用的都是朱子的注解,缺少了一些自己的东西。要能演好,的确是很难很难的。演一个历史上如此著名的人物,需要的不仅仅是演技,而是沉淀和理解。
  不过,就像前面的说的,还一个真实的孔子,的的确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上,若有得罪,还请包含哈!一家之言而已。:|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