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这花语昏厥而后。是夜便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下得江渔村河水一夜暴涨,漫上河岸,将江边小船木筏一并卷入江中,顿时河道阻塞,河水四溢,渔村大小房屋,悉数倒塌,真一场好大的雨:
青峦欲与滨河碎,涧底雄鹰上九天。水漫长空浸日月,高庭殿宇只三间。
花语强忍心痛,消失在了了雨雾中。
洛阳古都。车马喧嚣,行人商贩,络绎不绝。红砖碧瓦,楼宇连连,四下小道,古木参天。当街商品,琳琅满目,各式人物,目不暇接。但看只身,尽数罗绮,头冠玉簪,身着绿绮,腰左白玉,右香袋,脚金丝履,手执乾坤宝扇。叹曰:古都之人甚富也。
小道边的一茶摊,幌子在秋风中不停地招摇,走进去一看,只见期间有数桌、数椅、两人,右乃一尺台,左便是两炉、一壶、一铁锅。再看锅中,乃八宝粥,正香味四溢。
“我说老板,你这茶摊缘何变成粥摊了?”说话的是一个弱冠青年,他将手中的剑放在了桌上。缓缓坐在了那粗木椅子上。
“客官你有所不知,这大凉天的,谁还喝茶呀。”老板是一个中年妇女,她上前唱了个喏。
“比如这赶路的要是渴了,不还得上你这小摊上解解渴呀。”青年男子道。
“客官你是外地人吧?”老板瞅了瞅他,随手沏了一壶上好的碧螺春。
“老板真好眼力,在下却是第一次来这洛阳城。”青年一脸惊疑。
“非我眼力好,只是听的多了,也就能认也来了。”说着她将手中的茶杯放在了青年面前,“客官请品品小摊的粗茶。”
青年慢慢端起茶杯,放在鼻子边上嗅了嗅。然后道了一声“好”,放下茶杯,他又道“怎么洛阳的牡丹花在秋天也开吗?”
“客官此言差异,花香乃源自客官前面杯中。”
“妙!太妙了!”青年赞不绝口。“真不愧是‘洛阳三绝’之一!”
“客官也知‘洛阳三绝’”?老板娘笑着道。
“怎地不知,‘洛阳三绝’早在唐朝已闻名遐迩。水席曾上呈武皇,龙门石窟历史悠久,洛阳牡丹天下众人尽知。这三绝中除了水席,其余两绝平常人也可得之。”青年放下手中的茶杯,极目向城中望去。
这时,从城门口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只见得:发际蓬垢,枯皮糙肤,紫唇绽裂,面目依稀,目光黯然,左腿微跛,手中一短棒,似有气无力。他打量了一下前方,便径直往这茶摊走来。
“去去去,一边呆着去,要饭也去远点。”老板娘捂着口鼻吼道。
“老板娘,他似不是要饭的叫花子,听闻山西大旱,莫不是灾民吧。”青年道。
“可小摊本小利薄,恐周济不得甚多,哎——”老板娘道。
“这是你的粥钱!给我一碗吧。”青年将五个铜板仔细地数了又数,然后放在了尺台上。
小二打了一碗八宝粥,递给了那青年。青年便将粥端给了那老者。
看着热气腾腾的八宝粥,老者将头深深地勾下,对着青年作了个揖。
老者将粥吃完,只是不走。他一只手拉将着那青年,一只手指着自己的嘴。青年不解,以为他没吃饱,但自己手中拮据,不能再给了。只好恁地摇了摇头。这时,老者捋了一下那蓬乱不堪的须发,露出一张满是刀疤的脸。顿时将在场的人都着实吓了一跳,青年脸色煞白,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一个人,却是似曾相识。他思量着,再看老者时,青年已是满面泪水,老者也老泪纵横。青年扑通跪倒在地。
“老师,花语找你好苦呀,你缘何变成了这般模样?”原来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江渔村中的花语。
你知那老者是谁,却正是那立碑的先生——苏无痕。
苏无痕颤抖着双手,将花语扶起,再次指了指自己的嘴。言意是已不能说话了。
花语知道,老师一定是在江渔村的浩劫中失了声。
是谁?是谁??是谁?!谁这么残忍?“老师,谁把你害成这样?”花语抽泣着。
苏无痕无力地摇了摇头,神色凝重。
花语看到老师的回答,更是悲恸万分。他转过身,向那灰白的天际望去。他的眼,显得那样的无助,他的脸,显得那么憔悴,他的心,似乎只有那渺远的苍天才知道。
他慢慢地搀起了苏无痕,消失在了这瑟瑟的秋风中。
“哼!老子早晚要夺了他的位。”红衣人踱着方步,一手重重在拍在了身旁的大圆柱上,屋子恍了一下,从屋顶掉了些灰下来。
“爷,您别动气,伤身体。”边上一个一袭青衣的中年男子毕恭毕敬地说道。
“青奴!”红衣人对着那男子道。
“在!爷,您要?”那男子叫青奴,此时面色煞白,似乎看出了红衣人的心思。
“怎么?不行?我的武功还不如他?”红衣人显得倒有些轻松,只不过面容中多了一股杀气。
你道这青奴是何许人,他原是商家堡的少东家商榷,生得好生俊俏,可为当世潘安。只因山西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只行逃命到邻县,因经久不得进食,昏厥于官道之上,正好一男子往华山而去,路上救了他,从此便感恩于此人,听命行之。要知救人者何人也?便是那红衣人——龙天涯座下护法叶雄。
“爷,这事可急不得,应先清除外围才是。”青奴沉思后说道。
“恩,有道理,”叶雄点头道,“你去江行镖局一趟,叫那两人过来,我自有商量。”
青奴作了揖,退出了屋子。
“驾!驾!吁!”
“谭师傅,又要出镖了!”说话的是洛阳府巡街的捕快王空。
“是呀,王兄,你每日巡街,辛苦了!”这便是江行镖局的谭如海,但见他一身布衣打扮,坐下一匹千里驹,四蹄似踏雪而来,鞍鞯斜插一支镖旗,巍然立于大街中央,似豪气干云,颇有将帅风范。
“份内之事,何来苦也,倒是谭师傅,不日又要奔波于江湖路中,那才叫辛苦。”
“哪里哪里,一些小事,本要请王兄于府上喝上一两盅的,可在下有些小事未办妥当,只有改天了。”
“谢了,打扰之处勿怪,回见!”
却说这谭如海,出了府门就直往南城而去。转眼间,就来到了一座庄园前面。歇了马,急匆匆进入了园内。
这园那正是叶雄的住所,谭如海领了命,匆匆离开了庄园,消失在城市的烟尘中。
峨眉道上。花语勒马缓步于山前。
此真天下秀山也,从山下向上看,山上烟云缭绕,似仙境一般。道路两旁,青松翠柏掩映,山间百鸟争鸣,山上钟灵毓秀。从山上的寺院内,不时传来阵阵钟磬之音。走在山间道路之上,有一种上天入仙境之感。早在唐朝时,诗仙李白曾登临此山,并作下一首诗以赞峨眉,花语禁不住吟诵起来: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于山腰回看山下,但见两匹红枣大马向山上疾驰而来。只见鞍鞯上插一大旗,上书“江行镖局”。
“佛陀也要人走镖吗?”花语寻思。是呀,当今乱世,托人还是要可靠的才行呀。只见两人似有急镖,却不理会道上有没有人。不过也是,人家走镖的,多一事却不如少一事,这样才安全嘛。看着两人飞马行山间,花语叹感于骑术之精湛。正寻思间,早已不见了两人的身影了。
“听老师说,峨眉山有贵人有助于我破除屠村真凶,走了半天了也只见两人。”花语觉得身心俱疲,遂下马歇息。这时,山下走来一个老者,清风道骨,手执一拂尘,看似脚底生云,走路却是无声无息。花语上前行礼道:“敢问仙道可是山上之人?”老者捋了一下三尺白须,缓缓答道“然也,不知少侠欲寻人否?”花语正举手失措,听得老者这一言,似又甚为惊异。“正是,正是,却不知该找何人?”老者笑道:“寻人不知其名,不见其貌者甚为多也,不妨,不妨。”然后他指了指自己。
花语顿时明白了。“敢问仙道法号?”
“吾乃峨眉山掌教岳嵩是也。”老者笑容满面,脸色红润。
花语自思找对了人了。于是和老者闲聊起来,一起信步向山上而去。
欲知后事若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