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藏龙卧虎金岗山 [打印本页]

作者: W566938    时间: 2009-5-6 16:43
标题: 藏龙卧虎金岗山
                     藏龍臥虎
                                    ------   金崗山

每年春節回家,除了省親訪友,免不了也要向逝去的先人祭拜一翻。今天來舅舅家探訪,剛吃過午飯,母親就張羅著準備祭品,要大家一起去外公外婆的墳頭上拔拔草,添一把新土。

初春的太陽懶洋洋的曬著大地,小草探頭探腦地露出了點點嫩芽,給大地抹上了一層淡淡的鵝黃。遠處偶有不知名的白花,星星點點地散落在坡地上。我們一行老老少少十多個人,提著香燭紙錢,水果、祭品浩浩蕩蕩向山中進發。雖然是去祭祖,過年歡樂的氣氛還沒有完全褪去。兒子和他表哥在大人們中間忽前忽後、忽左忽右穿來穿去的追逐;表弟八歲的女兒采了野花插在頭上,拉著大人們炫美……

外公的墳頭在一個叫金崗山的半山腰上,不遠,轉過兩個山坳就到了。在一片旌旗幡飛的墓地裏,我們找到了外公的墳頭。整理了一下墳頭,添了一些新土,憑弔一翻後大家坐在草地上休息。無意中,我發現附近每一個墓碑上都鐫刻著同樣的文字:“故顯考嶽氏……之墓……”我不解,遂問舅舅緣由。舅舅深吸了一口旱煙,不無自豪地說:“是啊!這方圓幾十裏,我們岳家是數一數二的大姓,自我們的祖先遷居了這裏,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接著,舅舅向我們講述起了一段歷史。

原來,外公家族是民族英雄岳飛的後裔,很多年前遷徙到這裏。世世代代在金崗山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到舅舅這一代已經是第三十二代了。幾百年間,岳家子孫人才輩出、頑強不息,創造了無數可歌可泣的的故事.......

清朝初期,岳家曾有一人從鄉試考到京師的狀元,一路過關斬將,所向無敵。後出任兩廣提督。康熙年間,四川小金、黑水兩縣幾股藏民判亂,時任四川提督的岳升龍也是岳家子孫。他前往兩縣平息叛亂,攻克了小金縣城後,在進入城門時,被蟄伏的判軍餘黨從城牆上揮刀下來,砍中頭部,立時削去半個腦袋,當場捐軀。戰爭結束後,卻怎麼也找不到被削掉的半個腦袋。康熙王痛失愛將,悲憤異常。為了紀念岳升龍的豐功偉績,皇帝下令用赤金為他做了半個腦袋配上,好讓提督全屍入殮。為了迷惑那些心術不正之人,下葬那天成都四大城門同時有四支送葬隊伍,每支隊伍都有十二具棺木出發。分別前往四川的廣元、綿陽等、金堂等四十八個不同的地方,葬了四十八座規格相同的墳墓。當時稱為四門抬。作為提督的出生地,金崗山自然也有一座,而且極有可能是葬有岳升龍真身的一座陵墓,而不是一般的衣冠塚。然而,皇帝的一片好意,卻讓死後的岳升龍不得安寧。雖然岳家子孫精心看管,萬般呵護,陵墓還是屢次遭受盜墓者的破壞。盜墓者一次次的挖毀,岳家子孫又一次次的修復,如此反反復複。

“那現在岳升龍的陵墓還在不在呢?”我問。舅舅指著墳園最高處的一座墳墓說:“那座最大的墓就是他的,因為差不多已經過了三百多年。到現在岳家子孫又是幾十代了,後輩已不知道該怎樣稱呼,所以大家都尊稱他為‘岳公爺’。”“那我們現在去看看吧”我有點迫不急待了。……

又向山頂爬了一百多米,我們就到了岳公爺的陵墓前。偌大的一座墳墓前擺滿了各色祭品,水果、松柏、紙錢撒落了一地。墓碑前一塊專供插香燭的長方形石槽,裏面插滿了燃盡的香燭頭,有幾枝青香還冒著縷縷的清煙。一塊斑駁的墓碑攔腰折斷,從斷口殘留的水泥可以知道,有人曾經試圖把它接回去,可是經不起歲月的摧殘,折斷的那一截又跌落在地。雖然經過了數百年風沙的打磨,浮雕的飛禽猛獸依舊栩栩如生,碑文依稀可辨:“……四川提督……岳升龍……之墓……”陵墓輝宏的氣勢足以證明主人生前的顯赫身份。旁邊一塊新塑的石碑,上書幾個醒目的朱紅大字:“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落款是:“* *縣文物管理所”。可是,這塊石碑依舊沒有鎮懾到猖獗的盜墓者,陵墓的後方有一處明顯的痕跡,顯然是不久前才留下的。“這些可惡的東西……”舅舅免不了又噓唏一翻。……

我們沿著一條羊腸小徑下山,在一塊地勢平坦的草地上坐下來休息。雖然已下到半山腰,遠看群山依然在我們的腳下,金崗山顯得那樣的突兀。真有點“一攬眾山小”的感覺。春風拂過,松濤陣陣。山下的水田、魚塘象一塊塊水晶散落在金崗山腳下……“真是個好地方”表弟感歎到:“難怪岳公爺會看中這裏。”“金崗山的確是塊風水寶地”舅舅接過話茬兒:“你們有所不知,金崗山的南面象個活靈活現的白虎頭,所以金崗山又叫虎頭山。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老虎的耳朵。”“真的嗎?”我環過四周,卻不見老虎的蹤影。“老虎在哪里?”我問道。“有道是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舅舅指著對面一座山說:“看到沒有?你們說說那座山象什麼?”大家仔仔細細地瞅了半天,卻怎麼也看不出一個端倪。“老舅,您老就別賣關子了”我有點著急。“你們仔細看看,它象不象古代文人墨客案頭上擱毛筆的筆架?”不說不象,一經點拔,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是、是,真是象極了。”只見那座山中間一座山峰稍高一點,兩邊的山峰略低一些,中間一個圓弧形的凹面。且左右非常對稱。舅舅接著又說:“所以它就叫筆架山。因為有這座筆架山庇護,咱岳家祖上才出了不少的才子。以前的筆架山,漫山遍野長滿了一種象金錢草一樣的藤蔓植物。葉子象瓦片一樣一片接一片覆蓋了整個山體,岩石上滲出的泉水順著葉子流下來,在山腳下形成了一條小溪。那個山泉水啊,不知道要比你們現在喝的礦泉水、純淨水要好多少倍。山裏人就用它燒茶、做飯,吃了從來不生病。”舅舅頓了頓:“可是啊,現在不行了!因為環境遭到破壞,筆架山很久就沒有流泉水了,筆沒有了墨水,自然也就寫不出好文章來了。岳家也就逐漸衰敗。我們這一代,出過的最大的人物就是你們的岳XX舅舅了,也都只是個縣長而已。在他之後已經三十多年了,就再也沒有出過一個大人物。”舅舅的表情怪怪的,不知道他是在揶揄,還是說的是內心話。

“還是說說老虎的事吧!”我不願放過主題。“對、對,舅公,我要看老虎。”兒子也纏著老人家。“要想看老虎,就必須爬上對面的筆架山,你怕累嗎?”舅舅擰了一下兒子的小臉蛋。“只要能看到老虎,我就不怕累。”兒子回答,邊說邊拉著我就要往對面山上去。

聽說能看清虎頭山的真面目,大家都來了興致。沒多大一會兒,我們就登上了筆架山。

果不其然! 站在筆架山最高的那座山峰上往對面望去,一頭巨大威武的老虎清晰地映入我們眼簾:整個身體呈兇猛的撲食狀,兩耳豎立,雙眼圓睜。額頭上一個“王”字隱隱約約、若隱若現,下面一塊三角形的岩石,恰到好處的隆起,酷是老虎的鼻樑。就連鬍鬚也都是一根不少:三塊順著山腳蜿蜒的條形梯田,不偏不斜地貼在嘴角上。順著山梁綿延下來的條條溝壑,恰似老虎黃白相間的條紋。我們先前坐的那塊草坪,的確剛好就在老虎的耳朵裏。……

我不禁驚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暗暗為這神奇的景色藏在深山、鮮為人知而惋惜。我小時候愛在家婆屋裏玩,經常在金崗山摸爬滾打,和小夥伴們在山上放牛,做遊戲。這裏的一切。我是再熟悉不過了。只是長大後為生計而四處奔波,疲於奔命,於是漸漸模糊了這裏的山山水水。可是虎頭山、公爺墳我卻是頭一次聽說,許是小時候懵懵懂懂只會貪玩,大人也不屑于給一個乳臭未乾的小毛孩講這些故事。亦或許是岳家子孫為了讓祖先能夠長眠于此不受騷擾,而刻意保守這個秘密。

我想,這次回家能夠大開眼界,也算收穫不小了。金崗山有岳升龍, 有白虎頭,算得上是名符其實的“藏龍臥虎”之地了。忙忙碌碌的現代人,腳步遊弋在喧囂的都市,心靈卻嚮往神秘聖潔的自然天堂。當我們夢想蒼涼漫漫的遠方時,我們的目光為什麼不駐留在身邊的這一片熱土呢!
                                 2007.02
下图中方框内是虎头山,圆圈是岳公爷墓地所在


作者: 桃花飞绿水    时间: 2009-5-6 16:57
额~~是很长....先看一半...
作者: 赵卓君    时间: 2009-5-6 20:47
见识,
倚天原来是岳家的外孙,难怪有才又有势!
作者: 释云海    时间: 2009-5-7 07:31
敬礼‘岳公爺’。
作者: 伤轮回    时间: 2009-5-7 14:08
同上,同赏。
作者: 山野布夫    时间: 2009-5-8 02:19
风水宝地,子嗣兴旺。
作者: 雨霁轻尘    时间: 2009-5-8 10:54
仰视一下,呵呵。
作者: 春风不渡玉门关    时间: 2009-5-8 14:22
欣赏佩服,好长哦,把我眼睛都看花了。
问狂笑师/兄好!
作者: 海豚可爱    时间: 2009-5-8 14:25
见识了。
作者: 纫佩折兰    时间: 2009-5-8 15:25
倚天厉害!文笔那么好!欣赏!
作者: 寥廓冬雪    时间: 2009-5-8 20:05
倚天果然有乃祖遗风!问好。
作者: 花含烟    时间: 2009-5-9 13:55
地灵出人杰啊,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去沾沾灵气。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