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几多诗词被误读 [打印本页]

作者: 才尽更断笔    时间: 2008-10-11 15:13
标题: 几多诗词被误读
       很多古典诗词的语句,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其实,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许多词语过去常识性的义项已经被现代人们遗忘,日渐生疏,难免望文生义,以讹传讹了。以下几例,可见一斑:
         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并非“卧榻”,而是“井栏”。古人会把有井水处认作故乡。诗人置身在月明之夜的井边,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天子呼来不上,自称臣是酒中仙。
    船,不是船只,是“衣襟”。杜甫《饮中八仙歌》有一段专门描写李白的醉态。《康熙字典》:“衣领曰船”。“或言衣襟为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不是云霞,是指“零散的飞蛾”。【宋】吴曾:“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当七八月间,皆纷纷堕于江中,不究自所来,江鱼每食之,土人谓之霞,故勃(王勃)取以配鹜耳。”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屋漏,不是“屋子漏雨”,而是一个方位名词——屋子西北角。《辞源》:“屋漏: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榻在屋子的北窗旁,因而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

作者: 孤鸿飞    时间: 2008-10-11 16:25
学习了~~~~~~~~~~~~
老断辛苦!
作者: 吃猪的狼    时间: 2008-10-11 17:12
不会吧,看来以前学的东西有太多的误区了。学习了
作者: 伊人月下着红妆    时间: 2008-10-11 17:24
啊?天……我全部都弄错了……
学习~学习……汗……
作者: linghuajing    时间: 2008-10-11 18:22
受教!
作者: 神送的死命    时间: 2008-10-11 19:20
好,又长知识了。
我也附和一个吧,不过不是古诗词,而是熟语--------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其实是“无度”不丈夫
气量狭小的不是君子,没有风度,或者度量的不是大丈夫。
作者: 才尽更断笔    时间: 2008-10-11 20:10
对啊,都可以跟死命一样把许多时常所误的那些正解发上来。
作者: 醉解花语    时间: 2008-10-11 20:18
误解的岂止是古人的诗词。
作者: 释云海    时间: 2008-10-11 20:34
说一个。

“好马不吃会头草”这句话害惨了很多人。。。。
所以我改,“好草不怕回头吃”。。老马识途啊。。。。谢谢。
作者: 才尽更断笔    时间: 2008-10-11 20:36
::: 在 释云海 的贴子提到 :::
说一个。

“好马不吃会头草”这句话害惨了很多人。。。。
所以我改,“好草不怕回头吃”。。老马识途啊。。。。谢谢。
你自己改的,只是个人感受,和主题的要求不大吻合。
作者: 落落小米    时间: 2008-10-11 21:24
学习  支持断大哥的提议 大家都可以学到东西
作者: 婧琦    时间: 2008-10-12 00:08
支持!
紫台与青冢
杜甫《詠懷古跡》之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黄昏。紫台不是高台,青冢也不单是青灰色的坟墓。
紫并无高意,紫微垣为星相家所说的三垣之一,以应皇极,故用紫字处多与皇家有关,如紫闼即宫中小门,紫阙、紫阁指王宫,紫历为皇朝享国年数,最为近人熟知的是紫禁城!故紫台亦帝王居所,江淹恨赋有云:“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渐远,关山无极。”《文选》李善注谓:“紫台即紫宫也。”邵注谓:“汉宫名。”杜甫诗实从此化出,故紫台即指皇宫而非高台。
青冢:固是青色坟冢,《归州图经》曰:“边地多白草,昭君冢独青,乡人思之,为立庙香溪。”所谓白草,即干熟后变为白色的草,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中有句云:“北风卷地白草折”,所谓白草即指此,昭君冢独青,有怀念故国故土,不愿入乡随俗意。
作者: 神送的死命    时间: 2008-10-12 00:43
::: 在 婧琦 的贴子提到 :::
支持!
紫台与青冢
好,又学习了。
作者: 孤鸿飞    时间: 2008-10-12 04:04
::: 在 婧琦 的贴子提到 :::
支持!
紫台与青冢
杜甫《詠懷古跡》之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黄昏。紫台不是高台,青冢也不单是青灰色的坟墓。
紫并无高意,紫微垣为星相家所说的三垣之一,以应皇极,故用紫字处多与皇家有关,如紫闼即宫中小门,紫...
青冢:固是青色坟冢,《归州图经》曰:“边地多白草,昭君冢独青,乡人思之,为立庙香溪。”所谓白草,即...
学习了 ~~~~~~~~~~~~~~~~~

婧琦辛苦!
作者: 墨淡如烟    时间: 2008-10-12 08:52
断笔君又为我们设立了一个新的学习园地。诚谢。。。。。。。。。
作者: 海边拾贝壳    时间: 2008-10-12 13:59
老断这是从哪里弄来的?还有吗?
作者: 逦清定律    时间: 2008-10-12 14:47
好帖,老断辛苦
作者: 菊紫    时间: 2008-10-12 15:13
汗,偶也弄错了好多,尤其是那个落霞.

支持好贴!
作者: 九彩鹿    时间: 2008-10-12 23:30
领教!关于“床”,近有马未都先生解为“胡床”,类似“马扎”,孰是孰非?
作者: 落花无语    时间: 2008-10-13 05:57
认真听讲,等待下集!
作者: 原来茶香    时间: 2008-10-13 11:54
哦?原来是这样。学习了。
作者: 老佛刀    时间: 2008-10-13 14:20
学习
作者: 意若尘    时间: 2008-10-13 15:52
学习了~~``
作者: 白岩轩    时间: 2008-10-14 10:22
学习,致敬!
作者: 才尽更断笔    时间: 2008-10-14 12:10
回贝壳: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
作者: zuile    时间: 2008-10-14 16:57
哥哥辛苦  我也弄错了好些 汗~~~~~~··
作者: 愚讀軒吟    时间: 2008-10-14 21:19
哦!真是的
作者: 云里云外    时间: 2008-10-17 11:30
学习 谢谢!
作者: 海豚可爱    时间: 2008-10-17 12:01
学习了,有些,也曾听说过。
作者: 龙威1    时间: 2008-10-18 14:35
先生博学 太有才了
拜读 问候
作者: 才尽更断笔    时间: 2008-10-18 14:40
其实只是一家之言,譬如“床”,争论很多。我个人认为:唐宋汉语属于中古汉语,词语保留上古汉语词义更多,有些词,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汉字字形去揣测。见日本韩国民居,至今还留存古时室外檐下撑木质地板以供休憩,不知我国哪地民居仍有。未查资料,或许“床”是指那种东西呢?
作者: 渔语樵言    时间: 2008-10-19 16:15
支持。断兄高才!
作者: 红尘樊篱    时间: 2008-10-19 21:17
断笔兄有联系方式么?红尘有不明处欲请教。若有,可加421221956,若嫌烦,过后可删却
作者: 凌零    时间: 2008-10-23 22:24
怎么老师没和我们说呢?
作者: 玉山村人    时间: 2008-10-23 23:21
认真学习,前辈辛苦!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