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北京散记 [打印本页]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8-3-27 09:09
标题: 北京散记
      为参加国防科工委组织的一次系统培训,第二次来到北京。为期一周的紧张学习之后,终于有机会再一次的去亲身感受首都的庄严肃穆以及深远的文化底蕴。由于之前出差的时候已经去过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遗址、天坛、长城等风景名胜,这一次便将重点放在了更具老北京特色的四合院、胡同比较集中的后海。

热情的北京的哥

      在北京一周多的时间,多是阴天,偶尔还伴有沙尘,周日总算是放晴了,难得的好天气,天空中居然隐约能见着淡淡的灰蓝色。
      北京的出租车干净、整洁,最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算是北京的哥的热情、风趣,而且特别的能侃。从上车之后,的哥就一路介绍着北京的各大景点,从风景名胜到奥运场馆,从空气质量到防范措施,然后还说起他和妻子曾到过庐山旅游,说起对江西的印象,说到南北从饮食、文化直至气候的差异……
      一路听着他的讲解,也打破了一人出行的沉闷。在得知我之前到过北京后,的哥便推荐我应该去后海看一下更具老北京特色的四合院、胡同,居然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下车之前他还告诉我,在后海逛的话可以选择租辆三轮车,三轮车可以载我到各个景点,还会做详尽的讲解,还特意交待我应该选择正规公司的有牌号的三轮车……

老北京经典建筑——四合院

      独自漫步在后海,金色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感觉,那份悠闲、那份惬意溢于言表,望着川流不息的各色人群,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相同的是那份友善、那份写在脸上的欢愉。我不时的用数码相机抓拍着具特色的店铺、门面以及建筑。
      一会便迎上来一个一脸憨厚的小伙子,在看过他的牌号之后,他便从边上的小巷子里推出了一辆三轮车,也算是开始了今天的真正的旅程。经过他的详细介绍,我得知后海是指由前海、后海、西海组成的三块水面的什刹海。后海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环,总面积为146.7公顷,其中的水域面积就占了34公顷。
      老北京的四合院,有园林式的庭院,也有传统装修的内室;它体现了家族的整体,又有各自的相对独立。北京四合院分为大、中、小的不同规模,无论其规模大小,其建筑一般都依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有北房、南房各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起脊的瓦房和清水脊门楼的四合院,称为小四合院。大、中型四合院基本上是以小四合院为单元,向纵深或横向发展,成为多路或者说多进的四合院的组合。
      远远望去,一排一排由四合院比邻串连组成的小街道,矮矮的、灰灰的,排列得极为整齐。这里有结构独特的建筑,有巧夺天工的雕刻,有天人合一的布局,处处有空,静中有动,达到人和自然的高度谐和,同时也成为世界大都市中的绝无仅有的奇观。
      四合院内坐北朝南的房屋为正房,为长辈居住;东西两边相对的房屋叫厢房,为晚辈居住;坐南向北的房屋叫倒座,通常作客厅或书房。四合院住房的格局,长幼有序、上下有别、内外有分,体现着封建家族的秩序。
      伫足院中,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下与灰蓝色的天空相得益彰,站在廊下,抬头仰望那有几分褪色横梁,色彩斑斓的金龙依稀可辨,给人一种穿越时空、返璞归真的感觉。望着这些年代久远且极具特色的建筑,我突然变得有些屏气凝神,甚至可以说小心翼翼了,仿佛生怕惊扰了早已沉睡多年的故人,更害怕我所带来了繁华都市的浮躁,会侵蚀这所曾经富贵繁荣的大户人家的旧宅院的静谧。
      那高深的墙院、木制的大门、高高的门槛,精湛的雕刻,无一不体现着那个时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那经过岁月冲刷留下的斑驳痕迹,也足已见证着它历史的久远,让人不得不已一种敬仰的心情来膜拜它。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晌午,这老宅院的一砖一瓦,甚至是那房檐上的枯草,都将永远的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北京的胡同文化

      北京的胡同最早起源于元代,最多时有6000多条,历史最早的是朝阳门内大街和东四之间的一片胡同,规划相当的整齐。后海的街巷结构最早形成于元代,如著名的大、小金丝胡同,南、北官方胡同,鸦儿胡同等。
      大金丝胡同东起银锭桥胡同,西端南折至南官房胡同。从东北向西南倾斜。以北便是小金丝胡同,与北官方房胡同相通。职掌内承运库所用的色绢,供应内、外廷。徒步穿行在这狭窄而悠长的胡同里,抬头望着那制作精美的砖雕低檐,美艳中难掩其拙朴的本质。经历了风霜的侵蚀、岁月的磨砺,青砖小径也已变得有些残缺不全,鞋跟轻轻敲击着青石板的地面,发出质地清脆的回声,伸手轻轻抚摸那斑驳的墙体,心中隐约有一种无名的疼痛与浅浅的惋惜。
      那小伙一边骑着三轮车,一边给我讲解如何从门口的石刻来分辨文官与武官,如何从门上的伸出的木柱来分辨其官位等级。那拱形的大门,斑斑驳驳早已看不出原来的色彩,只有那门栓,因长年累月地被人们抚摸,从而光滑细腻呈现出人类皮肤的质感。一些古老宅院门至今还保存着清代的“上下马石”,以及雕刻精美的门头图案和木雕花卉、文字的门簪,大门左右还配有石雕圆形“抱鼓石”或方形“门枕石”。
      沿着堤岸一路过来,王府、历代名人故居尽收眼底,有恭亲王府、醇亲王府、摄政王府、郭沫若故居、宋庆龄故居等。不一会我们便来到了当时极负名盛的柳阴街,据介绍柳阴街因柳树成荫而得名,只是这个季节,并未让我们领略到之前的繁盛与春意。柳阴街曾经居住过十大元帅中的八位,而且这儿寺庙林立,又有“九庵一庙”之称。
      银锭桥边上有百年的老店“爆肚张”、“烤肉记”、 “孔乙己”,西海岸边的船餐、茶道、鱼生,还有那些隐藏在胡同中间的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散发着阵阵清香的卤煮的味道,无一不引发游客的阵阵食欲。
      北京的胡同作为北京古老文化的载体,具有一种永恒的魅力。难怪后海被誉为老北京久负盛名的集消夏、休闲、娱乐、饮食为一体的场所。一碗清羹、一匙雅味,足以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作者: 才尽更断笔    时间: 2008-3-27 09:10
领略首都风韵。从首都回来的人的感受就是不一般啊~·赞个!
作者: 雨霁轻尘    时间: 2008-3-27 09:55
等我去时一定好好感受首都魅力,去的计划一拖再拖,今年吧,就今年!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8-3-27 10:22
::: 在 才尽更断笔 的贴子提到 :::
领略首都风韵。从首都回来的人的感受就是不一般啊~·赞个!
呵呵,你若是赞个,我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8-3-27 10:23
::: 在 雨霁轻尘 的贴子提到 :::
等我去时一定好好感受首都魅力,去的计划一拖再拖,今年吧,就今年!
呵呵,抽空去看看吧,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特色,值得一去
作者: 吃猪的狼    时间: 2008-3-27 11:18
北京去过多次,偏偏就没去过四合院和胡同,羡慕啊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8-3-27 11:21
::: 在 吃猪的狼 的贴子提到 :::
北京去过多次,偏偏就没去过四合院和胡同,羡慕啊
呵呵,下次有机会的话一定得去看看,那是老北京的特色,极具风格,值得一看的
作者: 平丫头    时间: 2008-3-27 11:44
跟上跟上~~~一块坐车逛四合院去~~~~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8-3-27 14:11
抱抱平丫头,咱一块逛哈
作者: 水之寒    时间: 2008-3-27 15:10
::: 在 秋风了无痕 的贴子提到 :::
抱抱平丫头,咱一块逛哈
也抱抱我吧,不过北京我不太想去啊,不如来江南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8-3-27 15:49
::: 在 水之寒 的贴子提到 :::
也抱抱我吧,不过北京我不太想去啊,不如来江南
呵呵,我只抱美女哈,帅哥的自己照顾自己哈,嗯江南的确不错,呵呵
作者: 九野    时间: 2008-3-27 16:31
哦,那几张照片也是这次学习留影?
作者: 万古刀    时间: 2008-3-27 17:28
欣赏美文:yes
作者: zuile    时间: 2008-3-27 19:06
前几日也去了北京,四和院是很早去的了,这次的感觉却是中国军人的肃穆与威严。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8-3-27 19:35
::: 在 九野 的贴子提到 :::
哦,那几张照片也是这次学习留影?
是呢,只是那骑三轮的师傅不太会用数码相机,效果不是太好哈,谢过九哥!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8-3-27 19:36
一并谢过万古刀、zuile雅赏!
作者: 九野    时间: 2008-3-27 21:41
谁说的,谁说的,那照片——真不错,朴素、自然——真不错
作者: 老佛刀    时间: 2008-3-27 21:52
惭愧,去北京去了N回,除了堵车,没有任何感觉,还 ,还发出这么多感慨?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8-3-28 08:02
::: 在 九野 的贴子提到 :::
谁说的,谁说的,那照片——真不错,朴素、自然——真不错
呵呵,谢九哥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8-3-28 08:04
::: 在 老佛刀 的贴子提到 :::
惭愧,去北京去了N回,除了堵车,没有任何感觉,还 ,还发出这么多感慨?
啊?到北京堵车我没遇上,只是那儿的空气质量比我们南方差远了,而且特别干燥,秋风谢过老佛刀雅赏!
作者: 西厢待月人    时间: 2008-3-28 11:06
北京2008!呵呵
作者: cyi2100    时间: 2008-3-28 22:36
我不敢发表意见,我怕挨揍
作者: 幽幽灵枫儿    时间: 2008-3-29 12:56
见识了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8-3-29 13:56
::: 在 西厢待月人 的贴子提到 :::
北京2008!呵呵
谢过西厢,北京也在为奥运积极的做准备呢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8-3-29 13:57
::: 在 胖胖胖胖人 的贴子提到 :::
我不敢发表意见,我怕挨揍
嘿嘿,知道就好,领教过姐姐的野蛮吧,要乖乖的哈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8-3-29 13:58
::: 在 幽幽灵枫儿 的贴子提到 :::
见识了
谢过枫儿
作者: djunshu    时间: 2008-3-29 18:44
拜读,文笔好,视角独特,是文化散文。
                                 白发老翁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8-3-31 08:38
::: 在 djunshu 的贴子提到 :::
拜读,文笔好,视角独特,是文化散文。
                                 白发老翁
谢过新朋友,过奖了,希望在这儿玩得开心!
作者: 小牛博客    时间: 2008-4-22 15:24
我依然热情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