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乌龟之道
[打印本页]
作者:
ZHUOMING01
时间:
2007-8-18 00:57
标题:
乌龟之道
乌龟之道
人之谓龟,其意暧昧,或羡或卑不一而衷。
所卑者,龟之性也。凡龟者,胆小如鼠,稍有风吹草动,立即缩头、收爪、藏尾。莫论此风乃福乃祸,一概不问,唯缩头以自保。故有‘缩头乌龟’‘龟孙子’之称。又,凡龟者,皆五体投地,爬姿而行,一副卑微之相而为人所不耻。被喻之为奴颜婢膝,无信无义之徒之骂语。总之,人之谓龟未闻好言。
然,人之羡龟,乃羡其长寿。俗语云‘千年王八,万年龟’,人莫能及也。人,虽然尊之为万物之灵而主宰环宇;更有君皇富贾,指点江山,功名利禄,声色犬马,为所欲为。然,与龟比寿,却不及万一。历代皇帝求神问丹,呼‘万岁’以祈长生;布衣商贾,建庙立祠,侍龟礼拜以谋不死。凡此种种无不用心。可见人羡龟长寿趋之若鹜。
人之谓龟,羡其长寿卑其缩头,却不谙龟长寿之因,缩头之果。龟于功名利禄不闻不问,缩头处之,人可否?龟予之不谢,不予之不怨,缩头处之,人可否?龟无情无义,无欲无求,无恩无怨,人可否?既然不可,又何以延寿?此乃乌龟长寿与缩头之因果之道也。人可悟否?纵使悟得者,可为否??昔日杨洲八怪郑板桥公一句“难得糊涂”;鲁迅先生“躲进小楼成一体,管它春夏与秋冬”,可谓悟此道之智者也。然而伊等可曾‘糊涂’?!汉末诸葛孔明,栖茅庐耕稻粟以避世,却念念不忘三分天下;商朝姜子牙九旬垂钓,却经不起国相之邀……。 凡此种种,可见人之本性如是,又何以学龟!尚若能知足无求,或可延年益寿。君不见百岁耋耄多贫庶,未见官贾寿几何。乌龟之道可见一斑。
作者:
才尽更断笔
时间:
2007-8-18 01:13
龟亦规乎
作者:
天山苍鹰
时间:
2007-8-18 09:32
有意思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7-8-18 11:03
呵呵,说起乌龟,前些日子在朋友那儿抱来一只养了至少五十年的大老龟,那家伙可能吃了,还很通灵性呢。
作者:
风叶凛然
时间:
2007-8-18 13:02
^.^ 好!
作者:
幽幽灵枫儿
时间:
2007-8-18 15:02
再读
作者:
ZHUOMING01
时间:
2007-8-18 21:52
谢断笔老师、无痕版主、苍鹰、凛然、枫儿点评!
作者:
江雨飞舟
时间:
2007-8-19 17:13
入胜。
作者:
ZHUOMING01
时间:
2007-8-21 20:42
谢各位点平!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