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朋友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醉在金秋
时间:
2007-7-30 22:11
标题:
朋友的故事
朋友是什么?最近有个诗友说朋友是一杯茶,可后面的跟帖又认为朋友应该是水、酒,我便戏说:呵呵,你需要什么朋友就是什么。
玩笑归玩笑,仔细想想,“朋友”确实值得琢磨琢磨。有这么几个故事:
1、某老先生一辈子结交了三个半朋友,所谓半个朋友,那是才认识的。而他的儿子却是朋友成群结队,儿子常常在老子面前炫耀,老子便为儿子设计了一个考验朋友的方法。一天晚上,儿子满身血迹跑到一个朋友家,告诉朋友说自己杀人了,警察正在追捕,请朋友帮藏匿,可这位朋友以种种借口将其推出了家门。接着儿子又到另一个朋友家,如此这般一说,结果同前。最后所有朋友竟无一人愿意收留,儿子狼狈不堪回到家中。老子没说什么,只是将自己那半个朋友的地址给了儿子,结果那半个朋友一听说是朋友之子,便如待自己儿子一般,连忙让其换去血衣,安排酒饭,提供藏身之所,关怀备至,呵护有加。于是儿子才知老子的朋友乃“真朋友”也。
2、据说刘备逃难来到一个朋友家,吃到了一种味道非常独特的肉,此前从未品过,刘备很好奇,非得搞清楚是什么“动物”的肉如此奇特。无奈之下朋友只得实话实说。原来此朋友实在是贫困潦倒,家中无食物待客,只得忍痛杀妻,取其肉以充菜肴。何其惨也!
3、还有一个故事便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大家都知道,此处便不再啰嗦。
4、今古传奇中有一个故事,说是某甲与某乙为好朋友,某乙去世较早。一日某甲梦某乙在阴间被恶鬼欺负,于是,某甲便毅然自杀,临死前嘱家人将剑放在棺材中,以便到阴间为某乙报仇。
细细推敲这几则故事中的朋友:
1、儿子的朋友看来都是一些酒肉朋友,离开了酒肉,便朋不朋友不友了。可老子的朋友呢,是“真朋友”吗?居然包庇朋友犯罪的儿子,难道不知此子今后被抓将罪加一等!这岂不是害人又害己。
2、刘备的朋友未免太残忍了,这样的朋友你敢交吗?
3、俞伯牙和钟子期实在算不上朋友,便如你唱个曲子,我说你唱的是天仙配,那我就是你的知音好友了?你信么?
4、看来某甲与某乙倒真象是好朋友,但又好象是伙打群架的朋友。义字当前,生死不顾。小说中的人物也当不得真。
呵呵,茶也罢,水也罢,酒也罢,我的观点是:所谓朋友就是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相互帮助、患难与共。朋友之间只有付出,不求回报。为达某种目的而去交友的,那他永远也交不到真朋友!
<朋友如茶>http://www.shici.org/oubb/465294.html
作者:
寂寞时休克
时间:
2007-7-30 22:34
说的好!一个真正的好朋友难找,做一个真正的好朋友也难啊。
楼主说“朋友之间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我觉得一个真正的好朋友应当作到朋友之间不求回报但是接受了朋友的付出,自己也要尽力去回报朋友.
作者:
醉在金秋
时间:
2007-7-30 22:45
谢寂友,但对友补充的观点我不太赞同,一个真正的好朋友应当作到:无论朋友是否对自己付出,自己都会对朋友尽力付出。就“好朋友”难找这一方面来说,我在戏改《黄鹤楼》中写道:日暮知音处处是……,这也是我的观点。若为达一定目的而交友,这种朋友确实难找。对朋友要求太高,则也不好找。平时能说个知心话的,困难时能伸出援助之手的……都是朋友。
作者:
天山苍鹰
时间:
2007-7-31 08:37
The friend in need is the friend indeed
作者:
海边拾贝壳
时间:
2007-7-31 10:55
同意文中的评价
作者:
雁飞
时间:
2007-7-31 13:55
患难见真情!
作者:
醉解花语
时间:
2007-7-31 16:20
朋友就是全部!呵呵,一样的回帖!
作者:
雪花客
时间:
2007-7-31 17:29
朋友的概念是很广泛的,也很难下定义。
第一个故事,朋友不接待可以理解,因为你犯法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去朋友家寻求藏匿,本身就已经不义了——拖人下水。
第二个故事,为了知己,确实可以也应该鼎力相助,但是,助到“杀妻”的地步,便完全变质了,因为,友情不是世界的全部。
第三个故事,呵呵,那只是冲动而已。
第四个故事,简直就是愚昧之极~~
作者:
1468109
时间:
2007-8-2 01:56
欣赏君子之交淡如水~~~~
作者:
醉在金秋
时间:
2007-8-2 10:48
谢谢各位朋友参与讨论。雪花老乡的观点我基本赞同,只有一点我是这样认为的,第一个故事中,儿子的朋友不够“朋友”。若是真朋友,则应该坦陈利害,劝其自首以减轻罪孽,并在其它方面给予帮助,如代尽孝道、安慰家人等。拒于门外不是朋友之道。他“不义”,未必我就不仁。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7-8-7 11:13
朋友适合远观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