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讨论帖 [打印本页]

作者: 江下天    时间: 2007-5-21 23:19
标题: 讨论帖
个人把各自的意见就回复在这个帖上吧!
作者: 江下天    时间: 2007-5-21 23:33
怀石君《梦》一帖,整首构思严谨,词句朴而不拙,喜欢!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07-5-22 12:23
哈,我只有欣赏的份,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作者: 炽雨    时间: 2007-5-22 18:57
梦,残叶(怀石)-------欣赏~~
作者: 怀石    时间: 2007-5-22 23:11
既是讨论,便应该挑出优缺点出来,不需要留情面,要像沿河看柳般能砸便砸,砸不到也要砸,说错了也没什么,我们是不会心有赤赤焉的
作者: 怀石    时间: 2007-5-23 01:15
诗与音乐的结合,是作者有意识地在诗中控制旋律,诗意应该有节奏地升降,感情强援有致,给人一种音律感,弹奏读者心灵上的那根弦

诗与画的结合,是作者通过一个个意象串连成一首诗,诗作画笔,借读者的大脑作画布,绘出一幅幅或忧伤或欢快的画面(当然,这也需要读者有一定的欣赏诗词的能力。这就好比画布有好坏,一个优秀的画师,也需要一块好的画布,才能合创出一幅好的作品出来)

诗与电影的结合,(太晚了,明天还得上班,由大家来补上吧,还有,前面两个的述说还待方家考证,请大家多提意见,以完善。。。。。。。。)


先发在这里了,待日后再加以整理
作者: 大漠笛客    时间: 2007-5-26 11:34
::: 在 怀石 的贴子提到 :::
既是讨论,便应该挑出优缺点出来,不需要留情面,要像沿河看柳般能砸便砸,砸不到也要砸,说错了也没什...
痛快,那准备好我来砸了哦
作者: 怀石    时间: 2007-5-26 12:14
唯求真诚,无需客气!
作者: 牛嚼百合    时间: 2007-5-26 15:39
诗我喜欢,但只有看的资格.
作者: 怀石    时间: 2007-5-26 22:41
因为诗友们暂时没有把各自的作品帖上来,我看这样吧,大家把自己看到的有特色的诗歌及评论发来这里吧,多看评论对于学习诗歌很有帮助的,等大家把作品帖上来的时候,再继续我们本身的讨论.
作者: 怀石    时间: 2007-5-26 22:41
微型诗小评八首一、 作品:
《十年》
——周恩来
你一天天消瘦下去
让社会主义中国
一天天丰满

作者:刘国震
发表:《新诗大观》,2005年6月
奥冬小评:
通过“消瘦”与“丰满”的对比,把一位新中国总理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凸现出来。语言简洁明了,不言其辛苦而尽见其辛苦,不言其功劳而自见其功劳,可谓“淡而有味”。

二、 作品:
《春雪》
冬天,大朵大朵的雪
忙着擦洗大地
立春了,她们还是不能停下来

作者:阿角
发表:《金三角》,2006年6月
奥冬小评:
笼罩全诗的,是一种清爽明净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气氛。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呢?环保?爱情?友情?人生?尽可由着读者自由想象。也许每人所想到的,不一定一样;但无可否认,一定会都是一种诗的氛围,诗的意境。

三、 作品:
《故乡(1)》
干涸的河床
响彻小蝌蚪
找妈妈的呼唤
作者:散心
发表:《新诗大观》,2005年12月
奥冬小评:
从家喻户晓的故事入手,大大增强了作品的亲切感和感染力。题目的“故乡”二字,又极大地拓宽了作品内涵,使得“河床”不再仅仅是一条河床,还可以是一个省,一个国家,乃至于一个地球。

四、 作品:
《加班》
减速的钟表在老板手里啃我的自由
作者:蔡景湛
发表:《金三角》,2006年10月
奥冬小评:
“钟表”“减速”,已觉新奇。而“啃”字一出,更加触目惊心。“我的自由”,就这样在诗意的表达中,化作老板存折上一个并不诗意的数字了。

五、 作品:
《手茧》
命运的坎坷
尽在掌握中

作者:散心
发表:《新诗大观》,2006年4月
奥冬小评:
从写实的角度看,完全是写实。从象征的角度看,又是强者面对人生的呐喊。好诗当如是,简单易懂又有多解,又都能解释得通。

六、 作品:
《便条之一》
生命的时钟拨快一秒,我和自己竟产生了代沟

作者:散心
发表:《新诗大观》,2006年6月
奥冬小评:
是上千首《散心便条》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用常用的生活语言表达出一种出乎意料的效果(类似于魔鬼词典的效果),而又极其富有诗意地反映当代的社会,当代人的生活。

七、 作品:
《红辣椒》
把日子串起来
烧得窗棂
红红火火

作者:丘清泉
发表:《澳洲彩虹鹦》,2006年7月
奥冬小评:
如果去掉“把日子”三字,仍不失为一首不错的诗。但有了这三个字,却一下子把全诗拔高一大截。这就是画龙点睛,亦可谓神来之笔。学诗、赏诗者,皆当从此入手。

八、 作品:
《流浪》
就一碟东西南北的方言
喝几口李白的月光

作者:何向群
发表:《澳洲彩虹鹦》,2006年7月
奥冬小评:
“东西南北的方言”,无流浪二字而尽见流浪之意;“ 李白的月光”,无思乡二字而尽见思乡之意。一碟小菜,几口老酒,背后隐藏几多辛酸?把日常生活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才是诗;诗要表达日常生活,也才会有感染力
作者: 海边拾贝壳    时间: 2007-5-27 15:59
这些诗都只有一句话?
作者: 海边拾贝壳    时间: 2007-5-27 17:52
萤火虫

草堆里飞出一只萤火虫。
轻盈小巧,提着灯笼。
它在寻些什么,行色匆匆。
是拥有理想的梦,
还是无法相见的颜红。
若是梦,你应努力着爬升到高空。
为何低飞着心事重重。
可怜的小虫,
你已无药可救地陷入与她那次荒唐的相逢。
燃烧着那份誓言,
苦寻着那个影踪。
可怜的小虫,
你可知她只是拂过山冈的轻风,
无意间温暖了你,
却让你有了忧愁,
至始至终。

作者:某诗友
我的评语:喜欢这首诗,兼备音乐的旋律美、电影的动感美和情感的真挚细腻美。
作者: 怀石    时间: 2007-5-29 12:15
关于本次新诗创作及讨论活动,我只是说了个方向,然后由大家去铺路,前路应该如何走,结果如何,现在谁也不知道
进展如何,大家拭目以待吧
作者: 车行    时间: 2007-5-29 16:43
1.  追赶春的脚步  (仙客来林 )
春已来,花已开。可心的枝头给大地带来了无限绚丽的色彩!
明媚的春天里,那轻轻的风和淡淡的云,给我带来多少个美好的梦,我多想握住春风 留住春天..
      我请问该作者诗行应该没有这么长的内容吧?
2.梦幻,清风撑起一片风帆
满载一船月光
在月光的青辉里
把柳叶细细  裁剪
是不是有些徐志摩的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现在我没见有人再用这种格式的诗歌了。
3. 握不住漫延的的暮色
  任梦飘遥迷朦
  仿佛捡拾了
  一枚网状的残叶
  隐约又放下了

  她纤手巧针轻扬
  片片香屑纷飞…

  含蓄蒙胧,不知道主人公是女子还是作者?假如第二段提前可否?
4.若是梦,你应努力着爬升到高空。
  为何低飞着心事重重。
  感情真挚,有如画般精巧的诗。
作者: 怀石    时间: 2007-5-30 07:31
看了车行的回复,让我感到意外!
虽见解不完全苟同,比如说
"现在我没见有人再用这种格式的诗歌了"
我便认为,有没有人用什么样的格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写得好就行了
" 我请问该作者诗行应该没有这么长的内容吧?"
度量一首诗不应该只作内容简单的伸与缩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首诗只要一句中心意思便够了,呵
当然,仙客来林还得在意境及充实内涵方面多加注意这方面确实是有必要的,我的诗也一样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进步是一步步来的,我们在看到他的缺点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他的某些优点,比如他的诗行清新语言优美便是一个亮点.

至于我的那首,你说的我倒没想过,汗
通过你发的这几个短论,对你的了解又多了一点,希望常来参与讨论,互增了解
中午下班回来了再作答复,上班去了
作者: 怀石    时间: 2007-5-30 12:25
对车行的提议,我仔细地考虑过了,但是,我还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因为: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铺叙,提示了梦的来由;最后一节是醒来后对"她"的怀感;中间一节既可以理解为正在梦境中发生的事,也可以理解为已经醒来的追忆.

如果把第二节移在首节的位置,将会发生一些细微的转变.比如说放在第一节后它将只能是处于梦中了;而原本第一节的由铺叙,然后进入梦境的这一条线将会被打破,"握不住漫延的的暮色"这一句半叙述的句子变得不再协调,形成了一个"梦中-->铺叙-->梦中-->感",试想,梦的中间来了这么一句半叙述的句子,是不是有点那个呢?
与原本"铺叙-->梦-->梦或忆-->感"对比,显然没优势!
作者: 怀石    时间: 2007-5-30 12:28
读春逝空的"无题":
将一个很抽象的话题,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我的第一个感想,接下来的反应是什么,还不知道..
作者: 大漠笛客    时间: 2007-5-30 21:35
有道理,我认为诗歌之所以为诗歌,不是形式或长短的问题,而是它所表达的一种思想,一种内涵,而我们在诗歌的形式上作一个框架,并不是要束缚住诗歌的自由,而是更好的使诗歌有一种美感,不然就好似白话,又怎么能叫诗歌呢?无任是唐诗,宋词,或是元曲表现思想内涵的同时都会给人一种美的 感受,诗歌发展到现在,所谓的形式自由也是相对的,我就很赞同新月派的主张,主张建立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立体美。
作者: 车行    时间: 2007-5-31 13:18
::: 在 怀石 的贴子提到 :::
看了车行的回复,让我感到意外!
虽见解不完全苟同,比如说
"现在我没见有人再用这种格式的诗歌了"
我便认为,有没有人用什么样的格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写得好就行了
" 我请问该作者诗行应该没有这么长的内容吧?"
度量一首诗不应该只作内容简单的伸与缩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一首诗只要一句中心意思便够了,呵
当然,仙客来林还得在意境及充实内涵方面多加注意这方面确实是有必要的,我的诗也一样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至于我的那首,你说的我倒没想过,汗
通过你发的这几个短论,对你的了解又多了一点,希望常来参与讨论,互增了解
中午下班回来了再作答复,上班去了
1.写好也不能生般前人的写法,长自己的才气啊!缺乏创新~!
2.度量一首诗不应该只作内容简单的伸与缩吧?
    我并没有说内容的缩,我只说那他一味的想表达好,干脆写散文好了,那里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挥洒;这是诗歌,精炼是它的灵魂和精髓。
作者: 车行    时间: 2007-5-31 13:21
::: 在 大漠笛客 的贴子提到 :::
有道理,我认为诗歌之所以为诗歌,不是形式或长短的问题,而是它所表达的一种思想,一种内涵,而我们在...
思想表达清楚了,冗长可不是好现象
作者: 怀石    时间: 2007-5-31 23:40
这个..我们谈得远了点
这不是什么长才气的问题,这个新诗活动刚推出,他新作的两首一首是模仿一首是题图,在没发之前已经有说了的.匆促而作,并且还是为着活动而赶制(这虽然有点为他说话的意味,可这也是事实,他是在我发帖之后第一个热心参与的朋友),难免有所顾此失彼
当然了,站在读者的立场来看,你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
同时,也请车行发新帖支持,一起来参与这次活动!
作者: 仙客来林    时间: 2007-6-4 18:16
感谢车行 怀石 大漠...朋友的点评  谢谢了
至于车行 说的那两点 你听我解释一下
你说的1  “我请问该作者诗行应该没有这么长的内容吧?”  我写那一段不是诗  是写看到那幅图后的一种心情  就好象是个引子  所以我把它放在图片的上面。而诗放在图片的下面。
2    那一首(伴风而去伴云眠)我就是安照  康桥  来写的 虽然现在没人这样写了  我想 学康桥 并不错  我以前看康桥并不深入  通过这次学写  更深入的领会了康桥   对我自己是又一次学习  其实我也觉得发上来并不合适  所以就看着同一副图  用第二人称又写了一首 “追赶春的脚步”  但新诗讨论发的贴交少  所以就斗胆发了上来 。实在是汗颜。
车行老师 能直言点评 实在让我佩服你的坦诚  有你们的点评新诗讨论会办得越来越好的  本人再次表示感谢!!希望你常来,常评!
作者: 阿四的笔    时间: 2007-6-4 22:36
通过辩论会让一些自身存在着的缺陷浮出水面,增长写作能力,是有一定好处的
作者: 车行    时间: 2007-6-5 15:28
::: 在 仙客来林 的贴子提到 :::
感谢车行 怀石 大漠...朋友的点评  谢谢了
至于车行 说的那两点 你听我解释一下
你说的1  “我请问该作者诗行应该没有这么长的内容吧?”  我写那一段不是诗  是写看到那幅图后的一种心情...
2    那一首(伴风而去伴云眠)我就是安照  康桥  来写的 虽然现在没人这样写了  我想 学康桥 并不错  ...
车行老师 能直言点评 实在让我佩服你的坦诚  有你们的点评新诗讨论会办得越来越好的  本人再次表示感谢...
这样来说是我误解了,老师不敢当,我只是发表我个人的观点,诗歌都是在评论与自解中走向高峰的,也希望楼主多弄些新诗来评论。
作者: 阴明照    时间: 2007-6-15 09:04
只有丰富的生活
才能有真谛
作者: 姑苏客的博客    时间: 2008-3-31 11:16
《十年》
——周恩来
你一天天消瘦下去
让社会主义中国
一天天丰满

《流浪》
就一碟东西南北的方言
喝几口李白的月光

精品!!!
作者: 沁喧    时间: 2008-3-31 13:14
我不知道江兄的此帖是何意图?没有主题如何讨论?点击率很高却没有几人参与?太浪费空间了吧。
作者: 江下天    时间: 2008-4-1 11:54
这个帖是另一个帖的回复帖,本来都置顶了,后来讨论久了,便将这两个帖的置顶都取消了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