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抱着那个妹妹上花轿
[打印本页]
作者:
绿洲笑翁
时间:
2007-5-11 16:00
标题:
抱着那个妹妹上花轿
在闽北山区我见过一次极具传统习俗的婚礼,热闹而古朴,很有特色。
婚嫁之日,女家不必张灯结彩,只在大厅中梁下放一张圆桌,桌上置梳妆镜,桌旁放一张圆凳,凳下放一只筛子,筛子里放五种果子,不外乎红枣、花生,桂圆,荔枝等。新娘坐在凳子上梳妆,两脚踩在筛子的边缘,由两位子孙满堂的老年妇女为新娘梳妆。梳妆完毕,女家捧出由蛋、粉丝、瘦肉煮的三碗点心,即太平蛋,新娘和梳妆婆一人一碗,以寓平平安安,谓之吃蛋碗。之后,新娘坐等上轿,泪水涟涟地与父母家人话别。
男方的迎亲队伍中,有花轿两顶、大红灯笼两支,纱灯两盏,唢呐和锣鼓手五人。待男方花轿到女家后,新娘把预先准备好的一个量米的米斗(内装头天由男家送来的米)捧起从头顶上背靠背的交给父亲或哥哥,叫接米斗。接着新娘从圆桌旁走出,要跨火盆,象征以火洁身,驱逐邪气。跨完火盆,新娘换上新的绣花鞋,旧鞋由新娘弟弟捡回,新娘的脚不能再沾地,以防女儿带走娘家的财气。由哥哥或母舅将新娘抱上花轿。这时鞭炮声四起,新娘的舅舅用一根量布的尺子在花轿的四边各敲一下,以驱邪气。一声"起轿",轿夫们抬起轿子刚要起步,新娘的舅舅又冲上去把花轿的轿扛往回拉三下,表示把新娘带走的运气风水拉一些回来。
此时锣鼓喧天,唢呐声声,鞭炮齐鸣,两顶龙凤花轿便穿街过巷地抬往男家。新娘的小弟弟则一头挑着马桶一头挑着火笼跟在后面屁颠屁颠的走着。
花轿到男家又是另一番热闹景象。
作者:
戒你如烟
时间:
2007-5-11 16:23
偶还有这样的机会吗? 呵呵...顶了~
作者:
意若尘
时间:
2007-5-11 19:33
新娘的脚不能再沾地,以防女儿带走娘家的财气
新娘的舅舅又冲上去把花轿的轿扛往四拉三下,表示把新娘带走的运气风水拉一些回来。
真正感觉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了门子好赖由她!
作者:
绿洲笑翁
时间:
2007-5-11 19:46
在中国古老的风俗中有很多儒学文化的糟粕。
作者:
幽幽灵枫儿
时间:
2007-5-13 09:38
呵呵,很有趣,如今这样的场面,应该是旅游区的一个旅游节目吧
作者:
绿洲笑翁
时间:
2007-5-13 19:02
如果成为旅游节目,做不那么细,感情也没那么真,我曾试做过,接待一个日本团队,反映不错。但我自我感觉不如以前看到的那一回有味道。
作者:
才尽更断笔
时间:
2007-5-13 19:09
有意思。
作者:
金灿
时间:
2007-5-14 09:06
::: 在 绿洲笑翁 的贴子提到 :::
如果成为旅游节目,做不那么细,感情也没那么真,我曾试做过,接待一个日本团队,反映不错。但我...
游泳节目是做秀,当然不如真的那么纯真。
作者:
郁郁埋香
时间:
2007-5-14 10:45
俺以前想着结婚,可以没有花轿,但是要有绣花鞋;可以没有盖头,但是要有对襟大棉袄……
作者:
绿洲笑翁
时间:
2007-5-14 10:54
你的要求不高,在当今很容易做到,我曾收藏过以前妇女的三寸绣花鞋,很有特色,仿造不难。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