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一)春流水 [打印本页]

作者: 郁郁埋香    时间: 2007-4-27 16:27
标题: (一)春流水
        “春风破,灯如火,江雨绕山过。花影落,月光如水夜如梭。”飘在心头的是这让人心醉的春夜江南美景。闭上眼,我做了一个梦。

        春夜的江南,是怎样的呢?

        一袭霓裳,任由泛着花香的春风拂动。静静地、轻轻地,踏在那年代久远的石板小路上。脚边,是泛着银月碎光的流水,从不远处的石拱桥下弯过。它会回头张望我吗?谁家阁楼窗前,飞出阵阵焦尾,不是乐,而是情,似乎能感觉出操琴者双眸流盼,纤指飞扬,月影花香伴随着春风飞入夜空流云。

        豁然,流水叮咚地欢腾起来,伴合着空中的琴声,缠绵地徊绕在我梦中的江南小镇。

        我站在石桥上,感受着这春夜的江南,想到了古往今来……

        这里诞生的是清新、自然、婉约的缠绵的流派。但从古至今,这石板路上踩出来的,这深情流淌过的,这悠远琴声诠释过的,却不仅仅是缠绵悱恻、幽怨动人的儿女情怀或是月明花香的江南春色。更多的是对社会的忧患和思国思民之心。“锦城丝管日盼盼,半入江风半入云。”不消说是对达官贵人醉生梦死的嘲讽;“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更是杜牧的忧心忡忡,国家的命运,随着秦淮流水缠系住诗人的心。商女唱出的是什么呢?不论是从古还是至今,中国的真正有识之氏是不会沉醉于风花雪月和灯红酒绿中怡情丧志的,他们看到了社会的变迁,百姓的命运。

        历史的车轮在石板路上留下深深的印痕,文人的两眼望穿流水,百姓的双耳充满着低沉的车轮声,而那弯弯的石拱桥,驮住的是什么呢?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7-4-27 16:28
先抢沙发,再细细品
作者: 秋风了无痕    时间: 2007-4-27 16:33
呵呵,灵动的文字、细密的心思,让这江南美景更俱别样特色了
作者: 郁郁埋香    时间: 2007-4-27 16:38
仅仅是想找出四个不相干连的地方,在春夏秋冬四季中作一番心的神游。
先留着“春”吧。
作者: 幽幽灵枫儿    时间: 2007-4-27 20:19
欣赏
作者: 金灿    时间: 2007-4-27 20:47
::: 在 幽幽灵枫儿 的贴子提到 :::
欣赏
品味春之韵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07-4-28 00:02
很美的文字。。。欣赏!
作者: 炽雨    时间: 2007-4-28 02:40
欣赏!
作者: 残花飞雨    时间: 2007-4-28 20:43
文字很细腻`欣赏
作者: 郁郁埋香    时间: 2007-4-29 10:31
(二)夏海涛

        夏天,应该是临海的。

        火热的夏天,让人充满激情;起伏的海,让人感受激情。富于激情的人类,已将海描述过很多遍了,而我只能在梦中寻着这些足迹将它再张望一番。


        无风的海,平静如绸,未卷起一丝皱褶。在瓦蓝的天空下,在金色的阳光下,在悠悠的流云下,静静地休息。周身泛出碎金之光,一点点,在我眼前闪烁,又逃也似乎地消失了,忽地,又从那一处现出身来。

        轻风中,她像是向我游来,就要碰着我时,又淘气地退回身去。

        海也是会生气的。在飓风中,她会扬起愤怒的手臂,狂怒地抽打着岸边的岩石,虽然自己也被撞得美玉俱碎。

        这多像中国和她的人民啊。站在峭岸,我想着。
        数千年的封建大国,自命为世界的中心。泱泱大国,表面上繁富、鼎盛,就似无风的海,闪耀着金色的迷人的光。但海的深处呢?那些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中国的百姓,就如深处的海流依然不停息地流动着。轻风拂过时,他们会轻轻地跃出,盖出上层的水面,但终究又归于平静;狂风肆虐时,他们会狂怒地跳出水面,冲向海面上的天空吗?回答是肯定的,当狂风暴雨袭来的时候。半个多世纪前,不就是这样吗?
        狂风暴雨已经停息,现在的海是怎样的呢?站在峭岸上,我感觉她在不断流动。深沉,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作者: 醉在金秋    时间: 2007-4-29 18:07
[ 楼主 ]   2007-04-29 18:03  编辑引用回复删除

引用 ::: 在 郁郁埋香 的贴子提到 :::
当浮白后听更得意味。

想不到才女也有此好!!!桂花上酒!与尔同醉,青梅虽未果,但有妙句佳对,来来来,大干三千杯。
哈哈哈……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07-4-29 18:12
喜欢大海!!
作者: 郁郁埋香    时间: 2007-4-30 10:37
(三)秋黄沙
        秋,是一个深沉的季节,在这时候踏上这片土地,是怎样的心路旅程呢?
        黄沙满眼飞过,伴随着干燥的空气吹向四野。脚踏之处,印下一个深深的足坑。人过后,留下一串长的足迹伸象远处。也许,在这黄沙之下,是被掩埋的一个古域,一个历史的遗迹。楼兰?想起一首歌问到,“楼兰姑娘,你去何方?”是的,去向何方?这片文明,已被深深地掩埋在黄沙之下,再也没有水去滋养那么多楼兰姑娘,她们去了何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吟颂起这诗句,就使我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这种文明,在产生、发展、隐褪、崩逝。很想冷眼看看这一切的变化,却无法抑制心中狂乱的思索。“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是战争的杀虐,使长期的繁荣变成历史的瞬间?还是自然的报复,让强悍的民族演化为时间的定格?永远的留存在黄沙之下。“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都,随风满地石乱走。”是黄沙碎石狂暴了数钱年,不知埋葬了多少历史的威武雄壮的画卷和使人潸然泪下的故事。在这许多黄沙之下,肯定还有许多逝去的文明,就象一位千娇百媚的红颜玉女,如今只见满眼黄土,香消玉殒,被历史和后人遗忘或丢失在无情的黄沙中。
        黄沙无情,人类是否有情?
        我缓缓蹲下身,跪在这厚厚的黄沙之上,捧起一杯黄土,一颗热泪滚滚其上,又瞬间消逝。“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我不得不害怕。
        漫天的黄沙无情,会吞噬一个又一个文明,黄沙加战争,文明会消失得更迅速。
        人类是否有情?若有情,请唤回那一个个去远方的楼兰姑娘。
作者: 郁郁埋香    时间: 2007-4-30 10:42
::: 在 醉在金秋 的贴子提到 :::
[ 楼主 ]   2007-04-29 18:03  编辑引用回复删除
想不到才女也有此好!!!桂花上酒!与尔同醉,青梅虽未果,但有妙句佳对,来来来,大干三千杯。
哈哈哈……
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醉确是人生一大快事,倒不必在意性别年龄。阁下若有机会造访成都,俺定倒屐相迎。
作者: 才尽更断笔    时间: 2007-4-30 10:49
要得嘛!
想起就安逸!
作者: 幽幽灵枫儿    时间: 2007-4-30 11:27
川妹子,好才情
作者: 醉在金秋    时间: 2007-4-30 22:09
      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醉确是人生一大快事,倒不必在意性别年龄。阁下若有机会造访成都,俺定倒屐相迎。
---- 郁郁埋香

诗仙旧居,三苏故里,纵五千秋文明,谁堪匹敌?今才子叠出,佳人倍起,虽葬得花,怎埋得香?倒惹得蝶逐蜂翼。他年定当谒天府,同浮白,共朵颐,戏看尔相迎倒屐,皮袄倒披。
高攀了,楼主莫气噢。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