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古诗词韵
[打印本页]
作者:
清风携柳
时间:
2007-3-13 14:28
标题:
古诗词韵
本人对对联和古文诗词的点滴拙见:
首先要能“对”上,不能对上的联那就不是对联了,在七律中也要求对对仗句,好对丈句大气磅礴引人神往使得诗词读者心绪飞扬,对仗句不好在对联和诗词中则使得整篇作品黯然失色。
其次要朗朗上口,通顺上口诵读方便,容易记忆更给读者以强烈的“记忆刺激”,犹如注入了大脑兴奋剂一般,这也是古人为什么那么强调诗词韵律的重要性了,特别是词要谱曲的,韵律尤为重要。(本人的韵律知识是非常欠缺的,大概知道是个啥意思,就是没有具体看过相关资料——网上找不到,平仄关系处理很不好,所以非常希望各位同仁指点迷津,不胜感激)
再次要非文人也能读懂,如果一篇文章只能几个搞诗词研究的墨客读懂那也意义不大,要雅俗共赏,大雅之中能容大俗,大俗之中能见大雅 读者可以读懂更能领悟作者思想境界,相互点评探讨,不管优点缺点都虚心听取建议(这也叫做纳谏吧),避免将来犯重复的错误,更可将优秀的一面继续发扬,何乐而不为。所以要敢于披龙鳞,赞美文;读者对作者作品不足之处或者感觉精彩一面要点出来,否则作者对自己的作品到底哪些很优秀哪些不对劲都一无所知,发表出来还不如孤芳自赏。其实我是很佩服那些文辞优美的诗词对联的作者,这很能说明作者的功底,所以一篇诗词首先写出来的对象要明确,过于华丽古言化就只能由古文功底非常深厚的读者阅读,比较易懂的作品就能大众共赏
更高就是讲究境界能引发大多数人的情感共鸣。古人很喜欢点评他人的作品,其实在点评之中和阅读别人点评之中多少能受益匪浅,往往能见到自己所不能领悟到的意境,在点评之中还能发现妙文佳句,一个人发现一个“宝贝”了,其他人才会盯住这个“宝贝”来仔细阅读品味其中深意。(不可能全部人对某句都很欣赏,毕竟每人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所以对文章的感受力度也不尽相同。)能引发共鸣的诗词妙语才会被读者好好珍藏,大家才能领悟诗词这种古文体出现的意义所在。所以古代才会有那么多好句流传至今一直被引用传唱。诗中淘宝既是对作者文章的肯定也是读者受益的前提。
作者:
西厢待月人
时间:
2007-3-13 16:03
发错社区了!管理员转一下!
作者:
清风携柳
时间:
2007-3-13 16:08
应该到哪里啊?我初来没有几天
作者:
西厢待月人
时间:
2007-3-13 16:16
茗香小筑,但你自己不能迁移的,要有管理密码。等管理员在线了帮你忙吧!我不是管理员!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07-3-13 16:19
共同学习…………
发现有个“中华诗词”的软件很不错。。有2007版的了,现在还没找到破解版能下的…………
作者:
1468109
时间:
2007-3-14 00:30
::: 在 春逝空 的贴子提到 :::
共同学习…………
发现有个“中华诗词”的软件很不错。。有2007版的了,现在还没找到破解版能下的…………
http://www.zhsc.org/Poetry2007Setup.zip
听春兄说了就去搜了一下,这里可以下的,我都下好了,果然很好,多谢春兄~~~~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