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夜无眠 [打印本页]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7-10 21:17
标题: 夜无眠
独倚寒窗夜渐深,衣裘轻裹畏风侵.
古来离合多少事,尽在繁华此一城.
十里楼台人未定,万家灯火月孤明.
嫦娥寂寞应无寐,欲抚琴弦有谁听.
作者: 才尽更断笔    时间: 2006-7-10 21:25
好诗!好联!好结!
“月犹明”换“月孤明”如何?因不知你作诗时的情绪,所以我说的不一定准确,只是看其下文而言。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7-10 21:27
好!!本来是"月独明",因为与第一个重复了才改了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06-7-10 22:07
好诗!
夜无眠的大有人在啊,呵。
嫦娥寂寞应无寐,欲抚琴弦有谁听.
喜欢!!
谁听?这种时候,月是相思月——起码我在听,哈————
作者: amonk    时间: 2006-7-10 22:12
应是古风吧?

古来离合多少事,尽在繁华此一城.
十里楼台人未定,万家灯火月孤明.
好诗句!!!
作者: 寻幽访胜    时间: 2006-7-10 22:28
::: 在 amonk 的贴子提到 :::
应是古风吧?

古来离合多少事,尽在繁华此一城.
十里楼台人未定,万家灯火月孤明.
好诗句!!!
同感!
作者: 甲马堂下    时间: 2006-7-10 22:53
深,侵出韵
古来离合多少事,尽在繁华此一城.此字换成平声字,倒可拗救一下
颔联不对,倒可以写成蜂腰体,不过首二联要用十字格法,颔联写成半对半不对的样子。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06-7-10 23:45
精辟————————
作者: 飘香居士    时间: 2006-7-10 23:47
::: 在 甲马堂下 的贴子提到 :::
深,侵出韵
古来离合多少事,尽在繁华此一城.此字换成平声字,倒可拗救一下
颔联不对,倒可以写成蜂腰体,不过首二联要用十字格法,颔联写成半对半不对的样子。
说的对!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7-11 10:22
::: 在 甲马堂下 的贴子提到 :::
深,侵出韵
古来离合多少事,尽在繁华此一城.此字换成平声字,倒可拗救一下
颔联不对,倒可以写成蜂腰体,不过首二联要用十字格法,颔联写成半对半不对的样子。
蜂腰体?十字格法?请解释一下
作者: 甲马堂下    时间: 2006-7-11 12:46
搜索一个来哄你
蜂腰体:“贫对仗”的一种,又称“蜂腰格”,即首、颔、尾三联散句,仅颈联对仗,多见于五律。这种颔联不对之后,形成了两头有宽松的散句而中腰却用骈偶紧束的情况,类似于蜜蜂的细腰一般,故名。
(1)注意:采用“蜂腰体”后,首颔两联散句必须遵循“十字格法”(即“十字叙一事法”)各叙一事,然后让颈联在语意上总束,意贯上两联。
(2)注意:采用“蜂腰体”,最好在颔联用些似对非对的句子,暗暗回应律诗颔联必对的要求。
如顾以治诗《与内子看牡丹》
花下人归喧儿女,老妻买酒索题诗。
为言昨日花才放,又比去年多几枝。
夜里香光如更好,晓来风雨可能支?
巾车归若先三日,饱看还从欲吐时。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7-11 12:55
那我这首的首颔两联算不算各叙一事?好像是哈
作者: 甲马堂下    时间: 2006-7-11 13:02
那欲抚琴弦有谁听合律吗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7-11 13:10
不合。本来是“谁复听”,觉得不好
还有“多少事”本来是“几多事”,也觉得别扭。所以就——
你说把此字换成平声字,有这种拗救方法吗?
作者: 甲马堂下    时间: 2006-7-11 13:21
有,还有比这个拗的如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作者: 海边拾贝壳    时间: 2006-7-11 14:25
等你成了名人了,想怎么拗就怎么拗,怎么拗都对。后人就以你的为参照了。瘦小子和甲马加油,也混个名诗人来当。呵呵。
作者: 悟梦书生    时间: 2006-7-11 16:59
::: 在 甲马堂下 的贴子提到 :::
搜索一个来哄你
蜂腰体:“贫对仗”的一种,又称“蜂腰格”,即首、颔、尾三联散句,仅颈联对仗,多见于五律。这种颔联...
(1)注意:采用“蜂腰体”后,首颔两联散句必须遵循“十字格法”(即“十字叙一事法”)各叙一事,然后...
(2)注意:采用“蜂腰体”,最好在颔联用些似对非对的句子,暗暗回应律诗颔联必对的要求。
如顾以治诗《与内子看牡丹》
花下人归喧儿女,老妻买酒索题诗。
为言昨日花才放,又比去年多几枝。
夜里香光如更好,晓来风雨可能支?
巾车归若先三日,饱看还从欲吐时。
学习了!
作者: 甲马堂下    时间: 2006-7-11 19:21
::: 在 海边拾贝壳 的贴子提到 :::
等你成了名人了,想怎么拗就怎么拗,怎么拗都对。后人就以你的为参照了。瘦小子和甲马加油,也混个名诗...
晕,各种拗救法是一种创作经验的总结。名人也不是想怎么拗就怎么拗,名人也会出律,不过几率较小。
作者: 甲马堂下    时间: 2006-7-11 19:22
::: 在 悟梦书生 的贴子提到 :::
学习了!
汗。。。
作者: 金灿    时间: 2006-7-11 19:29
在甲马堂下做学生收益真不少!
作者: 譬如朝露    时间: 2006-7-11 20:02
学习了。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