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红楼梦囊括几乎整个世界 [打印本页]

作者: 苏子云    时间: 2006-5-22 16:33
标题: 红楼梦囊括几乎整个世界
红楼梦囊括了几乎整个世界,后世作品受其影响者甚众,看过《家》,《春》,《秋》的,可有发现其中的似曾相识啊,如倩儿的死,晴雯?淑华的个性和探春,梅表姐和林妹妹?翠环袭人?慧和迎春?鸣风和鸳鸯?等
,可能我红楼看多了,又点什么都往上扯了,各位就红楼人物有什么偏爱吗?我是比较怜黛派的,
作者: 甲马堂下    时间: 2006-5-22 19:33
俺倒觉得红楼梦已囊括你的世界,也许喜欢某个东西应是陷得入,化得出。
作者: 天涯甲马    时间: 2006-5-22 22:12
喜欢红楼的人都爱做梦,呵呵
作者: amonk    时间: 2006-5-22 22:38
我每年看一遍----------------------------------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2 22:53
我虽然喜欢<红楼梦>不行,不过也没有到子云那地步.《家》,《春》,《秋》中模仿<红楼梦>的痕迹确实很重.但是说红楼梦囊括几乎整个世界那也太夸张了.我觉得说它是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还是很中肯的.
作者: 菊紫    时间: 2006-5-22 23:01
同意瘦月
作者: 落枫飘絮    时间: 2006-5-23 06:10
有理!!!!赞成。。。。
作者: 苏子云    时间: 2006-5-23 10:56
就人物性格来说,他几乎写尽了所有个性,豪放的,婉约的,刚烈的,智慧的,有市井的,有大家的,有公性的,个性的,甚至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用红楼人来比喻现实中人的性格,夫天地以人为本,囊括人性还不是囊括了几乎整个世界吗?注意几乎而已,哈哈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3 12:23
整个世界太大了,任何人的思想,就算他再伟大,只是沧海一粟而已.不过你这么拥护<红楼梦>,我太谢谢你了!记得以前初中时候,好几次做梦遇见曹雪芹.
作者: 譬如朝露    时间: 2006-5-23 22:13
俺也觉得红楼梦是囊括了子云的整个世界。
红楼梦不要说囊括了整个世界,就算当时的世界它也没有囊括吧。
那些整日衣食无忧的公子、小姐、太太们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最多也无非是吟咏一些风花雪月的字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却还总是怨天尤人。包括黛玉和宝玉在内什么时候关心过别人了,对他们的要求再降低一点,他们什么时候为自己的一日三餐打算过了。年长一些的更是终日算计,哪个不是权、财之争。最下层的描述最详尽的大概算刘姥姥了,可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刘姥姥的,人穷了,志也短了。不过朴素的食人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却还深记着,我们的老百姓,总还是可爱的。但如果都这样,那我们今天应该还生活在那时的天空下吧。
呵呵,好象说多了。我不喜欢红楼梦里的人物并不妨碍我一遍遍去读《红楼梦》。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3 22:31
我不同意朝露的说法.一部书不可能囊括当时的世界,可是从皇帝到贵族到平民到妓女,<红楼梦>都有描写;从文学到宗教到医学到建筑,<红楼梦>都有写涉及.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不可能对每一个事情都有描述,肯定有轻重,有主次.要是每一个细节都详细描写,那<四库全书>也不能做到.我们也不可能在几百万的文字中让宝玉黛玉刘姥姥乃至皇帝乞丐都成为主角吧.一部文学作品能够通过一个贵族家庭反映整个社会,实在难以找到第二部.
<红楼梦>确实通篇似乎都在描写衣食无忧的公子、小姐、太太们一些风花雪月的故事,但是字里行间都在反映着社会的悲惨现实,可能只是你没有读懂而已.至于写"刘姥姥",作者完全是站在同情的角度来描述的.只是因为现实主义的写法,不能让他加入强烈的个人感情.还有通过元春反映宫廷生活的悲苦,通过石呆子反映下层平民的弱小,还有冯渊,乌进孝家的,(太多了)还有那些地位低下的丫鬟,最底层的老百姓差不多都有涉及.只是因为不是主要情节,所以一带而过.再说,宝玉,黛玉他们的生活反应的另一层面的东西,比如封建家长制度,婚姻爱情等,所以表现手法也有不同.比如<家>吧,它模仿的痕迹那么重,而且为了反映社会现实还刻意加入了心理的描写,虽然思想进步,可是读起来就是别扭.
但这些都是表象的东西,<红楼梦>带给我们美学的享受,哲学的思考,已经超越当时那个时代.
作者: 落枫飘絮    时间: 2006-5-24 00:13
赞成月兄,却是如此,高见!!!!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4 11:09
刘姥姥的人穷志短是当时社会的现实,要是曹雪芹把她写得象英雄大妈一样,把黛玉那些贵族写成被批判的对象,那应该是文革时候的事情了.
作者: 苏子云    时间: 2006-5-24 13:13
月兄所言极是 啊,四大名著首推红楼三国,两者平分秋色,特别红楼,其写人写事无不惊人,全无累赘却字字细腻,我其实很欣赏尤三姐和探春的个性,但说林妹妹是个衣食无忧而又只会怨天尤人我是绝对不赞成的,她有她的历史背景,环境背景
若说阶级冷莫,我看宝钗也难脱干系,金钏死时她怎么说的?:小丫头哪有这样大的气性,八成是和丫头们在井边玩耍不小心掉进去的,赏几两银子和衣裳也算仁至义尽了。什么话???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4 14:06
不要这样说宝钗啊.她也有自己的身份和阶层嘛,她说这话可是对她姨娘说的,还算得体,只能说是成熟,会做人而已.而且她虽然有圆滑世故,冷漠无情的缺点,但她的优点更多啊.
还有,三国的书迷可能人数比较多,知识因为故事的精彩性.要谈文学艺术,还没法和红楼比啊.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4 14:17
我唯一不喜欢的是曹雪芹对宝钗的相貌描写,你看形容黛玉的多好啊,给人以无限遐想.现在人人说宝钗比黛玉还要美,可是宝钗身材已经输黛玉太多了(可能不在乎这个),那相貌应该很好吧.偏偏是"眉不画而翠"--竟然是绿眉毛;"眼如水杏"--似乎太圆了吧.最要命的是"脸若银盆"--平常说烧饼脸是又大又平,一个盆能装得下多少烧饼啊,算是烧饼脸的升级版了.所以很多人不喜欢宝钗,是因为相貌描写给她减了不少分.
作者: 金灿    时间: 2006-5-24 14:49
要说文笔当然要数红楼梦,但它不能涵盖整个的中华文化啊!
作者: 飘香居士    时间: 2006-5-24 15:02
还谈什么整个中华文化,就说一点。红楼梦哪个人身上有一种优点是我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仍能屹立东方的诀窍。红楼的文学内涵是不用置疑的,不然也不会有红学会了。但中华数千年文化诸子百家,博大精深,怎么能让一个红楼梦就给涵盖。主要是以前写小说的人太少了,再加上这类小说又被列为禁书,所以影响很大。其实原作金瓶梅的诗词也很美,但终是言些男女之事总不免落了下乘。所以我认为楼主之言还是夸大了的~呵呵
作者: 飘香居士    时间: 2006-5-24 15:08
红楼梦中公子没个公子样,小姐没个小姐样。当官的没个当官样,做下人的没个下人样。虽然曹这么写是为了体现当时社会的现实残酷性,但若说涵盖整个世界那还了得。若世界上的民族都象这样下笔虽有千言而胸中实无一策,且不说近期的英美列强不会有了,就是当初打下世界最大版图创造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的的成吉思汗也不会存在了~呵呵
作者: 金灿    时间: 2006-5-24 15:22
::: 在 飘香居士 的贴子提到 :::
红楼梦中公子没个公子样,小姐没个小姐样。当官的没个当官样,做下人的没个下人样。虽然是曹这么写是为...
赞同飘香居士与譬如朝露的观点,其是看红楼时最不喜欢里面的人物,特别是那些公子哥儿、小姐丫环。唯一觉得凤姐不易,执撑那么大一个家。其实不仅仅中国小说好看,外国小说也有更好看的。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4 17:41
楼上两位是针对“红楼梦囊括几乎整个世界”来说的。这话固然太夸大了,但我还是想说:《红楼梦》内涵之深,古今难以找到第二部。
《红楼梦》表面上描写了一个贵族家庭的盛衰,其实反映的却是整个社会现实。倪二的仗义,柳湘莲的侠气,足以证明〈红楼梦〉并非只为描写儿女私情。从平民百姓,皇室贵族,到商人妓女,乞丐无赖,难道还不足以反映各个阶层。如果要挑刺说它没有写变性人之类的,那我也无话可说。如果单纯反映各个阶层《水浒》也能做到,那么反映时代文化就不是它能做到的了。从建筑服饰,饮食医药,到文学哲学,科技教育,难道还有哪部作品涉及如此之广。这一点《辞海》比《红楼梦》做得好,只可惜《辞海》没有那么大魅力吸引人去读。从这个角度看,〈三国〉〈水浒〉〈西游〉除了精彩外,实在太狭隘了。《金瓶梅》又太“俗”。
更何况,《红楼梦》是在怎样的压力下完成的。〈三国〉〈水浒〉〈西游〉不过是资料的整理,加工与润色,《红楼梦》却是全新的一本书。我们看当今的作品,不是回顾历史,就是写一些不疼不氧的都市爱情。我们细想一下,如果有一部小说能够涵盖政府官僚,普通百姓,都市百领,学生民工,再体现一下当今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思想哲学,文学娱乐,那是多么困难而几乎不可能的一件事。而要写出〈三国〉〈水浒〉〈西游〉那样的历史神话故事应该没这么困难吧。
再谈谈所谓的“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仍能屹立东方的诀窍”:汉文化本来就是阴性的文化,它能延续那么多年,汉族的智慧和所处地理因素是关键,论勇气和理性实在没法和西方人比。而〈红楼梦〉就是一部大智慧的作品。如果要选一个代表汉文化的作品,自然唐诗会比较好,小说里面只有〈红楼梦〉当之无愧。
〈红楼梦〉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写一个感天动地的大悲剧,更加显示了这部现实主义作品的伟大。我想,只是因为你们不喜欢这种写作方式而已,所以不喜欢它,但丝毫不能影响它的伟大性。
作者: 海边拾贝壳    时间: 2006-5-24 18:04
哦,天啊,几个人都大段大段的谈红楼梦。晕了。
作者: 飘香居士    时间: 2006-5-24 18:07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这个我是举双手赞成的。我只不过是不赞成它能代表整个世界,而且也不能代表整个汉文化。汉文化是阴文化这只是一个方面,汉族之所以开始被世界人民所关注,始于西汉武帝击败匈奴之战及张褰通西域之旅。后盛唐的强大也由于唐太宗对突厥之战和唐各种文明的繁荣,还有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繁荣的经济。所以说汉族之所以能屹立五千年必然有阳刚的一面为主,阴柔的一面为补才能做到的。汉文化是阴文化是不能成立的。月兄用的是小说来比小说,但小说在旧中国是列为下九流的。所以很多有才华的文人墨客都没有去写。这样就能说红楼是代表了全部文化是不成立的。如《梦溪笔谈》,《资治通鉴》《二十五史》,《太平广记》哪怕就是东周时期的诸子百家《红楼》也不能说囊括了吧。红楼的写作主题是要体现一个梦字。他写社会各阶层不假,但他主题并不是要写人性的善良,智慧,勇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只能说他写了一个方面,怎么能说全部囊括呢。另倪二的仗义乃是小义,湘莲的侠也是小侠。都没有升华的感觉,而作者也无此意。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4 18:41
我也承认红楼"不能代表全部文化",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全部"根本不存在.我只是想说明<红楼梦>比起其它三部名著被多少人误读,以为它只是一部"风花雪月"的爱情小说,而忽视它广阔精深的内涵.<红楼梦>需要更多人了解,但并不需要我们为它拥护和辩解.因为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它本身焕发出来的光彩必定会吸引人们去亲近它.
  汉文化是阴性文化其实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如果古希腊人,古罗马人或者蒙古人属于阳性文化的话.秦朝的时候,汉族主要在北方活动.加上战乱频繁,文化明显呈现阳刚之美.然而自此以后,由于儒家文化本身的特质,使得汉文化逐渐向中性直至阴性转变.晋代算是很明显了,以瘦和飘逸为美.即便是极盛的唐朝,女子爱打扮成男性,而男子却爱女性装扮,这从文学和服饰体现得最为明显.而且汉民族算是很少具有侵略性了,一般别的民族不侵犯,汉族就不会进攻.到了五代十国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南宋阴性文化算是到了极致.以后蒙古,满族以及今日共产党统治下的文化当然得另当别论.在中国古代,阳刚的一面当然有,但不是主流.而且那种阳刚和经济文化的繁荣有关系,并不能改变汉文化的整体阴柔特性.
作者: 飘香居士    时间: 2006-5-24 18:42
另汉族的地理位置并不是很利于发展的,汉族是在几千年跟外族的争斗中才能得以繁衍下来的。逼着匈奴人去欧洲创立了现在的匈牙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汉族之所以能长期的闭关锁国也正是因为以前各个方面太过强盛了,才会自大目空一切。中华的土地并不算海洋国家,不是没有人来打扰,而是不敢随便来打扰。连拿破轮都说过:“中国是一头睡狮,尽量不要去叫醒它,让它多睡会吧”
可见一般。其实严格说起来秦始皇对于汉族的统一是做了巨大贡献的。统一文字,语言,度量衡。不然的话一个分裂的汉族只怕早就被外族兼并了。
作者: 飘香居士    时间: 2006-5-24 19:06
呵呵!瘦月这么说我是赞同的.但从黄帝到晚唐是多少年,和宋到清是多少年.只能说汉文化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正因为服务于统制阶级的稳定需要,所以大肆宣扬儒文化,儒文化有很多优点但强悍不足.宣传过了头就会有反效果.导制宋开国就被辽抢了燕云十六州,后被金抢了半壁江山最后又被蒙古所灭.想想看一个如此败落的宋朝仍然能挺一百多年这是为了什么?正是因为以前的强盛让老百姓不能接收被外族统治的耻辱.可是这么强的民族自尊心就这样一点点的被腐败的统治阶级给搞灭了,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所以说在这些方面汉民族是走了弯路的.走了弯路不要紧走回来就是了.怎么能说汉民族是阴文化呢.呵呵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4 19:23
呵呵,终于在这一点达成共识了.
不过阴文化有它的好处,阳文化也有他的坏处,阴阳和谐才是长久之道.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人在提升自信心的同时,也要增强平均素质.不然就算重新崛起,成为世界霸主,对世界未必是件好事.
作者: 飘香居士    时间: 2006-5-24 19:25
呵呵呵!这点赞同.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4 19:39
好了,这个话题告一段落.结果是:红楼梦囊括了子云的世界,但确实是博大精深,反映了当时悲惨的社会现实,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丰富的中华文化.

再回答子云第二个问题:里面的人物我大部分都喜欢.一定要排个顺序的话,那就是:1.黛玉2.宝钗3.探春4.湘云5.晴雯
作者: 金灿    时间: 2006-5-24 20:32
::: 在 瘦月 的贴子提到 :::
好了,这个话题告一段落.结果是:红楼梦囊括了子云的世界,但确实是博大精深,反映了当时悲惨的社会现...

再回答子云第二个问题:里面的人物我大部分都喜欢.一定要排个顺序的话,那就是:1.黛玉2.宝钗3.探春...
瘦月做了总结发言。其实这个讨论大部分是飘香瘦月两人进行的,所以整理出来就是《飘香瘦月话红楼》。
作者: 飘香居士    时间: 2006-5-24 20:35
呵呵呵!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4 20:38
什么话红楼啊,一个是红迷,一个是那个什么.听到你们俩那么说,我就有单挑两个的冲动了,幸好有个和平的结局.
作者: 飘香居士    时间: 2006-5-24 20:45
什么叫那个什么啊?呵呵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4 20:51
不知道你是什么东东.不过还是那句话:<红楼梦>不需要我们为它辩解,它焕发出来的光彩必定会让人们为之惊艳,它充满灵性的文字必然会勾住人们的心,这些人才算是它的知己.哈哈.
作者: 甲马堂下    时间: 2006-5-24 20:54
俺一直以为红楼梦最成功最美之处在于胡博士考证出后四十回不是曹某人写的,让大家见识了断臂之美,让大家充满期待,也许曹某人的后四十回不如高某人的,也许这也是让大家无法接受的一种可能,即使曹的后四十回远胜于高的,甚至是至善至美的,俺认为完美也是一种病,
也不用拿别的和红楼比,它们之间无可比性,就像足球和篮球,马拉多纳和乔丹无可比性,只能说它是某种类型某种题材的MVP
另外红楼诗词成就也比不上清诗,尽管在小说中是出类拔萃的,人们谈清诗的成就是梅村,定庵等.遑论宋唐.当然三流的诗人会写出一流的诗,一流的诗人会写出三流的诗,但整体成就而论,一流就是一流的,三流就是三流的.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4 21:12
我根本不在乎红楼梦是否完整,也有人说曹雪芹是因为没前八十回写得太精彩了,没办法续下去,我觉得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自从我第一次读红楼梦,刚读到前面的部分,我就深深地被她所吸引,为她而折服.当我知道后八十回已经失踪时,我感到很惋惜,但仍然很满足,因为能看到前八十回已经是给我莫大的财富.<红楼梦>与<战争与和平>确实没有可比性,但与同时代的作品在某方面还是可以比的,比如思想.
另外,红楼梦的诗没觉得好过,一方面是因为曹雪芹要模仿小孩子的口吻来写诗,另一方面可能同时代诗的成就确实不高.
作者: 飘香居士    时间: 2006-5-24 21:21
不知道什么东东?神乎?仙乎?魔乎?妖乎?鬼乎?怪乎?人乎?哈哈哈哈
管他什么东东呢,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呵呵
另甲马说的“不用拿别的跟红楼比,它们之间无可比性”很赞同。所以我要举例说红楼焉能涵盖一个民族的文化。
再有就是甲马说的整体成就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首先不要去考虑整体成就。就是具体分析。古时就有文无第一之说,象曹雪芹这样的到了一个阶段就很难说的清谁的诗词要更好了。只能说各有各的味道。曹氏写的红楼被列为禁书,肯定是不被当时社会认可的。当然不会说起清诗把他列入其中。也没法跟梅村定庵去比。真要比的话我想也是甲马说的篮球足球的问题。或是这首不如,下首过之,这首此处不如却那处过之。所以一流三流之说大可不必。呵呵
作者: 飘香居士    时间: 2006-5-24 21:28
::: 在 瘦月 的贴子提到 :::
我根本不在乎红楼梦是否完整,也有人说曹雪芹是因为没前八十回写得太精彩了,没办法续下去,我觉得也不...
另外,红楼梦的诗没觉得好过,一方面是因为曹雪芹要模仿小孩子的口吻来写诗,另一方面可能同时代诗的成...
完了!被人家一句话你这个号称铁杆红迷就认为人家诗不好了~呵呵!曹的诗是夹在小说当中的,是跟小说要表现的有关联的。怎么能去跟梅村的去比呢。这也是没有可比性的嘛。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4 21:47
没有,我一直这样认为.曹雪芹自己也在借书中任务之口批评自己的诗嘛.不过也难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那么多诗,其它的只留下来两首,根本没有办法看出来他的诗才.不过我对他是充满自信的.
作者: 譬如朝露    时间: 2006-5-25 04:09
呵呵,这里曾经这么热闹。
瘦月对红楼梦的总结我是非常赞同的,我也说了,对那些人物的喜恶并不影响我对《红楼梦》的痴迷,但是,对任何事物或说文学作品都应该辩证地看,《红楼梦》本身有许多局限性是由于作者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的,作者的思想带着没落贵族的阶级烙印,他笔下有人物不可避免地也带着这样的痕迹那本是必然的,这本身也无可厚非。作为读者本也不应该苛求。我只是回应子云的“整个世界”的观点说了那些。红楼梦字里行间都反应了悲惨的社会现实不错,这是人所共识,可是这悲惨的社会现实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再有,瘦月说刘姥姥的人穷志短是当时社会的现实,人穷志短怎么可能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呢,哪个社会都有的呀。只是作者骨子里对劳动人民的态度决定的刘姥姥成为书中描写的样子吧。这也是由于阶级局限性导致的。
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首先都应该是社会的,然后才是文学的。红楼梦能传颂千古当然不是偶然的。
我不敢说读懂了《红楼梦》,能一遍一遍读下去当然是因为它确实很美。只是每读一次,就有一些新的想法。瘦月是确实没读懂我的观点,所以说出那些话我可以理解。若林源三 说的“那一直感动着我的,则是你细看文字时的真心。”我有同感。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5 12:14
我觉得你要表达的观点很明显,不存在没读懂.但是我也不敢说我就读懂了<红楼梦>,就像你说的“那一直感动着我的,则是你细看文字时的真心”,我觉得我是在用真心来读这部伟大的作品.其实描写刘姥姥那段实在没有看出来是岁劳动人民的鄙视.要说风姐和林黛玉等人对刘姥姥的态度是由她们的阶级身份决定的我倒是赞同.但并不能代表作者的观点啊.据考证,曹雪芹原来写巧姐的结局是刘姥姥在危急关头把她从青楼里救出来,成为风姐的恩人.这应该可以说明曹雪芹并非把刘姥姥作为搞笑角色来写的.他在写刘姥姥俗气的同时,也写出了她的朴实和小智慧.另外,巧姐最后与板儿成婚,也成为庄稼人,作者在开头的判词中认为这是比较好的结局.所以在我的眼中,依然认为他已经摆脱了所处的阶级身份,甚至跳出了所在时代,而是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来描写社会现实.当然,我也没有坚定的理由说我的想法就是正确的,或许是因为我们的角度,我们的态度决定我们对这本书的看法不同吧.但我觉得刻意拔高或者贬低他都是对他的不敬,只要他在我心目中保持完美的形象就够了.
我只是太喜欢这本书了,我说了这些你不要介意啊.
作者: 苏子云    时间: 2006-5-25 21:09
我从没说这个世界是指从文化到思想,从智慧到各方面,只是单指人性而言!
作者: 金灿    时间: 2006-5-25 21:24
::: 在 苏子云 的贴子提到 :::
我从没说这个世界是指从文化到思想,从智慧到各方面,只是单指人性而言!
没事,语言的模糊性才成就了这一番讨论,子云就是子云没错的。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5 22:10
子云你总算来了,一挑三实在太累了.
作者: 落枫飘絮    时间: 2006-5-26 07:07
哈哈!!不挑不就不会累了吗?
作者: 金灿    时间: 2006-5-26 09:12
::: 在 瘦月 的贴子提到 :::
子云你总算来了,一挑三实在太累了.
以瘦兄的资质,这点算什么,这次也成全了你论红楼的心愿,但我觉得你还是没有尽兴。呵呵!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26 18:46
呵呵,论点好玩的吧。
作者: 月影过潭    时间: 2006-5-27 22:21
一部烟粉引起这么大个涡!看来我也该放下《孙子兵法》,搂抱红楼,夜里还可做个梦。想想哪天若是得了空,一部烟粉水煮去,邀请才子才女看大话。
不好意思,别生气哟。
作者: 金灿    时间: 2006-5-28 19:48
::: 在 月影过潭 的贴子提到 :::
一部烟粉引起这么大个涡!看来我也该放下《孙子兵法》,搂抱红楼,夜里还可做个梦。想想哪天若是得了空...
不好意思,别生气哟。
月影更有话题了,说说生活中怎么用计那不是越发的有趣了!
作者: 月影过潭    时间: 2006-5-29 17:37
那就不是红楼喽,估且称之为血楼,反正颜色一样!
可打死我也不敢在此撒野,换个地方细细推敲。
往糞坑里扔石头,会死得很难看!嘿嘿!俺不干!
作者: 风没来我不动    时间: 2006-5-30 22:44
子云的世界=红楼的世界=子云的世界=
今夜咱回家读红楼去
改天追子云去
作者: 1468109    时间: 2006-9-30 15:50
看了这个帖,就知道什么叫“抛砖引玉”了,

很欣赏飘兄和瘦月的观点~~~
作者: 雨疏风骤    时间: 2006-10-1 09:22
梦想成真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