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古典诗词--新手入门 [打印本页]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10 22:50
标题: 古典诗词--新手入门
第一步——弄懂 “压韵”和“平仄”(弄懂这一步,恭喜你,可以写儿歌了)
“压韵”——压韵的字一般是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为的是读起来顺口。比如“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光,霜,乡”三个字就压韵。
古代用的是《平水韵》,把汉字分为很多个韵部。但是由于今天读音与古代不同,所以推荐大家用《中华新韵》。初学者没必要背那些东西,要压韵的时候,读起来顺口就行了。
“平仄”——现代汉语有"阴阳上去"四声,而在古代,发音还要加上个"入声"。这个"入声",在南方方言里容易分辨,北方人就不容易了。建议初学者还是不要理会它(想了解的请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97161.html和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896)。
于是,发音“阴平(一声)、阳平(二声)”的字,属“平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入声”三种,都是“仄声”。

第二步——分辨古体诗与近体诗(弄懂这一步,恭喜你,可以写古诗了)
根据格律要求的不同,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格律诗)两大类。
古体诗对于格律的要求要宽得多,也好写。它的基本条件只有两条:一是每个句子的字数相等或者基本相等,而不计整首诗句数的长短,最短可以两句,最长可达数百句;二是偶数句(也就是第二、第四、第六等等…)必须押韵,这里的押韵相对自由,不必拘泥于古代的平水韵,完全按今韵都可以,并且平韵、仄韵均可,有时还可以换韵。除此之外,其它的条件可有可无。哈哈,简单吧!
古体诗包括古绝(四句)和古风(四句以上),此外还有两句三句的就不说了。
古绝如《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就是一首古绝。每句五个字的称为五言古绝,七个字的称为七言古绝。
古风如《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超过4句的就属于古风,古风可分五言古风、七言古风以及长短句的古风。

但是写古风还有一些讲究:
1、虽然不拘平仄,但是不能毫无顾忌的不拘平仄。例如“假日乘兴去故宫”,看起来挺好,但是6个字都是仄音,读起来就很难听,所以诗词在“读”上是很有讲究的。
2、古风可以中途换韵,但韵脚不能乱。
    古风转韵,一般是两句、四句、六句等偶数句一转。转韵时,无论七言诗或五言诗,一般一二句都要用韵,即首句要入韵。 一首诗多次转韵,常是平仄韵交替使用,但也有平韵转平韵、仄韵转仄韵的,多见于仿古的古风,如李白《日出入行》。

第三步——弄懂格律诗的“格律”(弄懂这一步,恭喜你,可以写格律诗了,就是唐朝那种)
近体诗的分类比较简单。一句五个字的,叫五言诗;一句七个字的,叫七言诗。句数有三种:四句的,叫绝句;八句的,叫律诗;八句以上的(最少十句,有多至二百多句的),叫排律,也叫长律。把两者搭配起来,就形成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排律这六种形式。
近体诗的格律基本条件是:
一是每一句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初学者先这样记着吧,其实它是有些毛病的)它的意思就是说每句诗的第二四六字是要严格讲究平仄的,若第二字为“平”,第四字就为“仄”,若是七言,第六个字又为“平”,这样交替着,是为了读起来好听。而第一三五字就不用理会了。
二是偶数句(也就是第二、第四、第六等等…)必须用韵,这与古体诗相同。第一句可以入韵,但若不入韵,则必须与所用韵的平仄相反。
三是粘和对。这是针对每两句之间的关系说的。像上面所说,第一句的二四(六)字为平仄(平),那么第二句的二四(六)字就要为仄平(仄),这叫与第一句“对” 。但是第三句的二四(六)字还是为仄平(仄),因为它要与第二句“粘”,第四句又要与第三句“对”,所以二四(六)字应该为平仄(平)。而第一三五字则不用理会。大家自己揣摩吧,试想如果第一句的二四(六)字为仄平(仄),那么其它句子的平仄将是怎样。
四是如果是律诗,中间两联要运用对仗,。“天对地,雨对风…”,这个暂时没法教;
  现在让大家看看五言绝句的基本句式和基本格式(对照上面所说的看)
五绝的基本句式只有以下四种:
  一是仄声起仄声收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二是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三是仄起平收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四是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虽然基本句式和基本格式只有四种,但由于在基本句式中,“一三五可以不论”,所以还会变化出好多种的五绝格式。只要记住基本句式,在它的基础上变就可以啦。

五言律诗就是按上面规则多加四句而已。七言诗则是在每句前添两个字,记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粘和对的规律就行了。

大家若还不懂就看这个吧:http://zhaoxiangj.xilubbs.com/cgi-bin/bbs/view?forum=xuyuyuxuan&message=31

另外,我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有些毛病的,是因为它会造成拗句,请看这儿吧:
http://www.jiangxue.org/shownews.asp?news_id=29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10 22:58
有一些不详细或错误的地方,大家提意见,再来补充或改.
作者: 寻幽访胜    时间: 2006-5-10 23:25
谢谢瘦月兄,不过我有点不明白,“入”声到底是怎样的呢,能否举例?
谢谢
作者: 仙客来林    时间: 2006-5-11 04:52
谢谢
作者: 譬如朝露    时间: 2006-5-11 07:04
感觉瘦月请我们一顿大餐,谢谢瘦月。瘦月辛苦了!
作者: 药玉    时间: 2006-5-11 09:29
瘦月辛苦了,下次我写诗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按照这个写,不用再上百度搜格律了。哈哈。
作者: 海边拾贝壳    时间: 2006-5-11 10:43
谢谢瘦月。这一顿大餐真是雪中送炭,可瘦月累成星星了。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11 12:01
入声知识已经加进去了.
作者: 免贵姓刘    时间: 2006-5-11 17:33
一目了然,只是运用的时候可能难度也不小,或者说 我 笨啊
作者: 瘦月    时间: 2006-5-11 18:36
一般网上的入门知识太难懂了.可是说得太浅了又没法讲明白,我再想想办法.
作者: 落枫飘絮    时间: 2006-5-12 21:06
那就多谢月兄了。月兄辛苦拉~~~~~
作者: 清水笑    时间: 2006-5-14 14:29
大喜,先收藏了,谢谢瘦月!
问个问题,上面提到这个:
二是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不是说古诗不能三连平三连仄的么?到底如何规定的?还有孤平绝对不能犯么?
作者: 甲马堂下    时间: 2006-5-14 19:43
近体诗三平尾,孤平是大忌,三仄尾是小忌,这些不是不能犯,是要尽量避免.
三平尾,三仄尾是古诗的特征,盛唐的近体诗特别是五言的,三平尾三仄尾是较常见的,随着格律的成熟,晚唐宋以后为了区别于古诗.三平尾,三仄尾就少见了
三平尾若是专有名词可用,如圆明园,也算合律,不过诵的效果差,
三仄尾是小拗,标准的用法是要入声字参与,讲究仄声三个声调的调配组合.
还有一种说法是三仄尾用三平尾救之,是一种变格,
这方面的知识读一下王力的诗词格律吧.
作者: 清水笑    时间: 2006-5-14 22:34
原来是这样,谢谢甲马堂下!
作者: 蘅河君    时间: 2006-6-21 19:39
当真浅显易懂,学习.
作者: 无痕无痕    时间: 2007-12-29 13:46
从头学起,谢了。
作者: 水之寒    时间: 2007-12-29 17:42
学习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07-12-29 23:42
瘦月兄辛苦!来东北吧------我们请你滑雪-溜冰,喝“粮食白”!
作者: 伤感之风    时间: 2007-12-30 05:15
谢谢  瘦月辛苦 美酒奉上
作者: 东方香茗    时间: 2007-12-30 07:43
::: 在 五龙闹海 的贴子提到 :::
瘦月兄辛苦!来东北吧------我们请你滑雪-溜冰,喝“粮食白”!
同五龙老弟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08-1-1 11:10
这一篇应该在前面,以方便新手。
作者: 醉心梦    时间: 2008-1-1 12:17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学习!
作者: 蟾宫醉客    时间: 2008-1-1 13:33
是该长期置顶的哇!
作者: 逸舟    时间: 2008-1-3 00:19
受益匪浅啊,谢谢瘦月前辈!
作者: zmqc    时间: 2008-1-3 09:23
哈,顶一个,
看来还是古体诗省事。
作者: 淡蓝色的忧伤    时间: 2008-1-8 12:25
学习!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08-1-8 14:06
再读!
作者: 陌上柔桑    时间: 2008-1-9 23:07
好多字啊,偶已经晕了`~
:faint :faint :8) :8)
作者: 练水红    时间: 2008-1-11 10:01
我晕了!!
作者: 朱旭恒    时间: 2008-1-11 23:00
是晕
作者: 泪染伤痕    时间: 2008-1-13 19:09
偶是倒,但为了写好诗词,偶学习了.
作者: 萱苏殇    时间: 2008-2-2 18:10
瘦月兄辛苦。
香茗敬上。
作者: 江南溪    时间: 2008-2-3 13:17
            ‘ 1 3  5 不论’不普通 。如:‘ 仄仄平平仄仄平’
                         和         ‘ 平平仄仄平’的  第三字不论和  第一字不论,    即形成孤平,诗之大忌[见《汉语诗律学》]。
         ‘ 2 4 6 整齐’亦不普通。如:‘仄仄平平仄平仄’就有用于尾联 頷联 颈联的情况,且尾联占[唐诗]一半以上,说明它还是律诗正统律句。用‘仄仄平平平仄仄’ 反倒成了非正统的拗句了。初学者应坚守格律。
作者: 楚小丫    时间: 2008-2-15 13:19
亲人报到,先来学习.
作者: 八六子    时间: 2008-2-17 12:52
知道
不想按它来
我们是今人
无需照古例
喜欢就好
作者: 才尽更断笔    时间: 2008-2-17 12:57
::: 在 江南溪 的贴子提到 :::
            ‘ 1 3  5 不论’不普通 。如:‘ 仄仄平平仄仄平’
                         和         ‘ 平平仄仄平’的  第三字不论和  第一字不论,    即形成孤平,诗...
         ‘ 2 4 6 整齐’亦不普通。如:‘仄仄平平仄平仄’就有用于尾联 頷联 颈联的情况,且尾联占[唐诗...
同意!有些句子该视情况而定。
作者: 醉解花语    时间: 2008-2-17 12:58
::: 在 八六子 的贴子提到 :::
知道
不想按它来
我们是今人
无需照古例
喜欢就好
同意,喜欢就好,我们是今人,不应写五言七言诗,最适合的表达个人喜好的是现代散文诗。
作者: 落落小米    时间: 2008-2-17 13:02
这个很简单,一年级小朋友都懂,举个例子:假如“好人”包含:“宽容的人”,“善良的人”,“为了大家开心而努力的人”。如果出来一个“破坏和谐的人”,他就不是好人。也不能冠“好人”的名!
不按照它其实没有关系滴,不冠它的名就好啦,呵呵~
作者: 东方香茗    时间: 2008-2-18 12:47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我们学习古典诗词,就要按照古典诗词的韵律来作,否则就不叫格律诗。我也读过好多的自由体诗的确很美,自由浪漫,豪情奔放。那是一种文学创作形式。古典诗词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形式。她之所以不好写的原因就是必须按照她的韵律去创作或填词,才能产生韵律美。对初学者的确有一定的难度。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学呢?原因就是听前辈和老师教授给我们讲好多好多我们不懂或不了解的知识和道理,通过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才能不断的提高再提高。这样一个往复循环的学习过程。我们才能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积累创作的才能,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了解客观世界所发生和变化的一切事物和我们自身的心灵感受。我们才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来的。不要着急慢慢的学习,欲速则不达。好了,一家之见。
作者: 赵卓君    时间: 2008-2-19 11:00
温故知新
作者: 自得其乐    时间: 2008-2-22 09:58
受益非浅
作者: 秋水孤帆    时间: 2008-2-23 17:00
::: 在 瘦月 的贴子提到 :::
有一些不详细或错误的地方,大家提意见,再来补充或改.
补上关于孤平拗救就可以了。否则对初学者鉴赏格律诗时容易糊涂。
作者: 玉山村人    时间: 2008-2-25 11:50
受益了,谢谢!
作者: 古羽    时间: 2008-3-4 20:48
不懂
作者: 残花飞雨    时间: 2008-3-4 20:59
易安懂,文天祥也懂的
作者: 隐形客    时间: 2008-3-11 13:58
????
作者: 隐形客    时间: 2008-3-20 12:41
知也无涯!
打印了出来,有时间再细研读!学习了!
作者: 历阳勒氏    时间: 2008-3-22 14:19
唐朝诗词可以在古体诗词上改革,我们为什么不能创新呢,
我认为诗词在以前的基础上,按现在时代的要求去创新,否则,这种模仿式的创作,何时是尽头?
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诗词叫什么?叫倒退。
写古体诗,讲究一下平仄、押韵、对偶就行;
写词:根据词牌的格式来填,每个词牌都有不同的平仄、押韵、对偶;这样初学者就容易多了。
文盲看、听不懂的诗词不叫好诗词,那叫雕琢。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样的诗,老幼皆通,人人都懂,所以能流传千古。
作者: 醉解花语    时间: 2008-3-26 17:06
若真的如此,则“楚辞”在这一代中,不应存在。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08-3-26 18:41
::: 在 历阳勒氏 的贴子提到 :::
文盲看、听不懂的诗词不叫好诗词,那叫雕琢。
在文盲眼里文字都不存在,何况诗乎?
作者: 醉解花语    时间: 2008-3-26 19:42
::: 在 春逝空 的贴子提到 :::


在文盲眼里文字都不存在,何况诗乎?
[em:37][em:88]
作者: 隐形客    时间: 2008-3-31 13:08
诗不仅可读,也可听!诗的受众可能也包括文盲在内吧!不知道古代文盲多不多!
呵呵!突然明白为什么广为流传下来的都是通俗易懂的诗词了!
学习!
作者: 萱苏殇    时间: 2008-5-2 16:07
::: 在 春逝空 的贴子提到 :::


在文盲眼里文字都不存在,何况诗乎?
哈。[em:37]
作者: 渔语樵言    时间: 2008-5-3 19:52
瘦月辛苦,支持。
作者: 橘诚    时间: 2008-5-15 12:08
快晕了,我这个新手真惭愧看不懂呵呵
作者: 流浪的青草    时间: 2008-5-15 20:22
学习了。。。。。。
作者: 梨园心    时间: 2008-5-17 07:38
唉,上这堂课的时候打瞌睡,没听到。
现在居然又学习了一遍了。呵呵,比我们教授讲得易懂。
作者: 俊采星驰    时间: 2008-6-9 11:01
受益谢谢
作者: 周伯通HL    时间: 2008-6-10 08:41
别吵了,别吵了,专心玩游戏吧。有个秘密要告诉大家,写诗一定要。。。。。。。。。。。。。。。。。。。。。。。。。。。。。。。。。。。。。。。。。。。。有真实情感
作者: 寒斋洗墨    时间: 2008-6-10 14:41
1、平水韵部不单是押韵的意义,不妨拿一百首七阳韵跟五微韵的诗比较一下,就知道其中的区别了。韵部除了音乐性之外,还有长期创作累积的语词色彩。我也支持用韵的现代化,不过那是一个长久的(可能是数代人乃至几百年的)过程,初学者先学平水,待真正把握了诗词的语体语境后,别说押新韵,就是不押韵都行,写得好就行了。
2、连接里的百度网址说得并不准确,入声并不是不出气,而是辅音韵尾,这一点可以参考《古音系研究》。
3、古风另有一个庞大的系统,广义来说包括七言乐府、五言乐府、杂言、四言等。另,如果把古风的概念完全等同于非格律诗的话,还有骚体等。
非格律诗从先秦到南北朝都是方兴未艾,唐宋间更是异彩纷呈,大致可以分为骚体、文人诗、民歌、唐宋非格律诗四大类,每一类无论从审美标准、语体语境、体裁题材,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系统,不宜一概定论。就以汉魏乐府为例,歌诗中常分为数“解”,这也是一种格式、也可以视为一种配合音乐的宽松的格律。又如老沈的《独不见》,虽则格律、对仗都是标准的七律,然其韵味、表现手法则更趋近于乐府(题目也是乐府旧题),故此通常的选本都把之归纳为乐府。说“不合格律等于古体”,或者“古体的音韵特征就是三平三仄尾”,或者“逢偶数句押韵”、“一般多少句换韵”等等,都是不准确的认识。
作者: 青草地    时间: 2008-6-20 15:19
借此平台开始细读入门,谢了!
作者: 思过居士    时间: 2008-6-25 19:25
再次受教。辛苦辛苦,谢谢谢谢。
作者: 荒城月    时间: 2008-6-28 13:48
大家指教了?
作者: 桃之夭    时间: 2008-6-30 12:33
学习了,受益匪浅
作者: 瞿上莺子    时间: 2008-7-3 16:34
向前辈学习,请前辈指点。
作者: 萱苏殇    时间: 2008-7-3 16:44
欢迎新朋友。
作者: 岁寒三友    时间: 2008-7-3 17:11
我是新手,可还是找不到门。不过,还是谢谢老师!
作者: 白云深处    时间: 2008-7-4 10:12
绝句和律诗的种类相同,具体分四种:平起首句押韵、平起首句不押韵、仄起首句押韵、仄起首句不押韵。诗的第二字确认这首诗是平起还是仄起的。白云乍到,向各位诗友问好!
作者: 不落的雨    时间: 2008-7-5 09:47
我来学习来了,看了一遍没看懂,在看一次,
作者: 飘翎燕    时间: 2008-7-9 15:23
先来学习,学好在写!
作者: 伊人月下着红妆    时间: 2008-7-12 09:19
还想请教 长短句 也就是词的平仄常见格式~~
作者: 往诗入疯    时间: 2008-7-31 20:10
走自己路让 别人打的去吧1
我是乱写的
哈哈
作者: 往诗入疯    时间: 2008-8-2 10:36
望瘦月兄指点
作者: 晓江残月    时间: 2008-8-14 09:19
不用懂,也不用故意为之,
读起来顺口,不别扭
朗朗上口,节奏韵律优美就行,
能表达自己的诗意,
能感动他人就ok
毕竟,唐朝的近体诗,
相对于现代来说,
也应该划入古体诗了,
我最搞不清的是,唐朝时代的人文思想,追求的是开放自由,怎么会创出宛如八股文模式的格律诗。
我还是比较喜欢小白的古风,潇洒自由奔放,不拘一格。
作者: 梦想实现家    时间: 2008-8-17 19:00
现在人作诗只作消遣而已,不用去看什么平仄和入声 押韵就行o(∩_∩)o...
我们又不是专门去研究古今音韵的,大可不必晕 :D  况且音韵研究到现在都不完全准确和明白(仅仅个人观点)
作者: 初光    时间: 2008-8-20 03:12
向前辈问好!另请教一下,我最近看了王力写的《诗词格律》以及忘了谁写的《诗韵新编》,对里面由平转仄的入声不是很懂,有些字读来是平,却是仄,该怎么去分辨呢?
作者: 山中一草    时间: 2008-8-22 10:08
谢谢!受益非浅.
作者: 未道    时间: 2008-8-22 17:50
为什么有诗无词呢?词的韵律要求和试一样的严格吗?也要讲究对仗吗?俺一直比较喜欢这些,但很多都不懂!
作者: 无心念佛    时间: 2008-9-6 11:06
我个人认为     作为前辈    或者说是高手   自然是要用一用这些了     不然怎么和我们这写痞子区别    然而     我更看好的是包容一切的文化
    平仄和压韵是要讲的     不过  当平仄和压韵的格式阻碍了我们的内容时我愿意要内容    牺牲格式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随便怎么写都可以
    那样就没有诗的更深的文化了
    这就牵扯到了我们中国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和哲学的本质的东西————中庸。
    所谓不求甚解不是说不求解


    综上所述    我们要在自己喜欢的格式(诗词)下,表达我们的感情,用格式来展现内容,用内容来扩充格式。


                                   ————念佛

                            拙见    请指教
作者: 剑指一平    时间: 2008-9-11 08:54
再读受益非浅。这里学习环境不错呵。
作者: wyc001101    时间: 2008-10-12 22:07
         拜师.学艺.望不嫌愚本,悔人不倦
作者: 欧阳逸轩    时间: 2008-10-14 13:07
    哭~~   为什么这么麻烦
做诗真不是一般难啊~
作者: 萱苏殇    时间: 2008-10-14 14:07
::: 在 初光 的贴子提到 :::
向前辈问好!另请教一下,我最近看了王力写的《诗词格律》以及忘了谁写的《诗韵新编》,对里面由平转仄...
可以参照《常见入声字辨别》以及对照韵书。浅见!
作者: wyc001101    时间: 2008-10-19 20:07
        先生的讲义深入浅出,便于我们学习.

       我想对于我们学生会有很大帮助的
作者: 路上被此吸引    时间: 2008-10-19 21:06
原来在这里不光可以欣赏啊,我也可以学习哦!~!
哈哈。我有事情做了
作者: 惘然    时间: 2008-10-20 20:25
谢过瘦月先生,受之无穷!敬茶!
作者: 上善若水者    时间: 2008-10-31 19:10
多多发这样的帖子,便于我这个新手学习
作者: 空海潮回    时间: 2008-11-1 09:19
获益匪浅啊!
我还是有些发晕
有时写着写着就跑掉了
总有出韵与出律发生
作者: 孤波剑影    时间: 2008-11-4 11:12
我想问一下,什么才是叫平,什么才是叫仄
作者: 阿咪陀佛    时间: 2008-11-5 22:38
新手报到,向大哥大姐学习,望大家多多提携。
作者: 啼血一回    时间: 2008-11-8 21:01
把对仗的例子和要求说明下吧,现在好多诗词都存在对仗,谢谢,我好好学习
作者: 杨门小小生    时间: 2008-11-17 22:20
多谢!
作者: 听雨阁主    时间: 2008-12-17 02:56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作者: W566938    时间: 2009-1-31 16:21
谢谢!
楼主辛苦了!
作者: 莲笙    时间: 2009-4-1 21:51
受益匪浅,不胜感激。
作者: guoxin191    时间: 2009-4-23 19:03
我怎么按这写反而读的不顺了啊
作者: 桃花飞绿水    时间: 2009-4-23 19:06
谢谢!好文章,收藏起来,认真好好学习!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09-4-24 01:51
::: 在 周伯通HL 的贴子提到 :::
别吵了,别吵了,专心玩游戏吧。有个秘密要告诉大家,写诗一定要。。。。。。。。。。。。。。。。。。...
这个老顽童说的很对。
学习古体诗词我们要学习就要讲格律、讲用词、讲立意,否则我们不否定这样一种文体的存在,但它就不再是古体诗词。当然诗词美感的因素中有一些因为时代发生了变化,例如有些景物现代已经消失了,除了象征性引用我们就再不能按照古代的口吻去写。还有格律一项,当时的语言有当时的发音标准,而现代则有现代的标准,所以现在的诗词现在又平水韵和中华新韵两种韵脚,除了专业研究的人员,诗词也要发展,像用词、韵脚等也要随着现代人习惯发展才能有更多的人去接受去学习。
但是这些种种皆是表象,一切诗词的内涵正如老顽童所言,是真实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文字再华丽,韵律再准确也是一堆文字垃圾。很多年轻人青灯绿蚁的摘凑了半天却忘记了自己在不在这样的环境里,自己有没有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涵,或者说他写这种东西仅仅是为了感觉有深度很酷。这样下去他永远也不会写出好的作品来,这才是初学者最该注意的地方。
作者: 蓉城暮雨    时间: 2009-5-2 02:17
A平平仄仄仄平平,a平平仄仄平平仄,
B仄仄平平仄仄平,b仄仄平平平仄仄,
格式如下A-B-b-A-a-B-b. B-A-a-B-b-A-a-B. b-A-a-B-b-A-a
a起和b起一样
我在《古诗词写作概论》上面看到的,我写诗词都用的这个格式不知道对不对?可否给个意见!
作者: 桃花飞绿水    时间: 2009-5-2 03:38
::: 在 白衣客 的贴子提到 :::
这个老顽童说的很对。
学习古体诗词我们要学习就要讲格律、讲用词、讲立意,否则我们不否定这样一种文体的存在,但它就不再是...
但是这些种种皆是表象,一切诗词的内涵正如老顽童所言,是真实的情感。没有情感的文字再华丽,韵律再准...
正解!赞!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